熊市牛股如何造就

2016-02-22 13:45:29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邵好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邵好)经历了2015年喧嚣的A股正在逐渐重回平静。在市场普遍将2016年视为“不轻松一年”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如何寻找确定性更强的投资标的?都将是立足当下市场而需思考的问题。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预测风向从来都不容易,但回溯上一轮熊市的起承转合,其中的题材转换、牛股成色均可作为当下投资的参考依据,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选股策略也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于上述逻辑,中国证券网记者对2008年开始的熊市做了梳理,经过仔细辨别分类,两类个股可视作“穿越熊市”的牛股:其一,成长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白马股,例如格力电器;其二,顺应当年核心题材的妖股。时间跨度一长一短,共同组成了熊市中的牛股行情。

  何时上车都不晚的白马股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资中最关键的,是找到未来10年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而不是找到价格好的便宜股票。

  尽管容易被忽略,但上述逻辑在A股同样适用,剔除重组并购等因素,凭借内生增长而在上轮熊市之中不断逆势上扬的个股均有着显著的共同点:所属行业快速成长、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

  不管市场如何风雨飘摇,这些个股都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也正是由于这些股票的成功,才让众多在股市中浮沉的投资者相信,A股仍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仍有价值投资的一席之地。

  此时,我们列出数只有代表性的“白马股”,或许能够作为当下择股的参考。

  格力电器

  所属行业:家用电器

  1996年,格力电器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在此后长达10年时间里,其股价一直表现平平,毫无可圈可点之处。可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改善,对空调的需求增加,格力电器开启了长达10年的爆发式增长。

  2006年初至今,格力电器累计涨幅高达2956.23%,复权价格从82元/股涨至2529.78元/股,是当之无愧的大牛股。

  不断的上涨则来自于自身业绩的爆发。2005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为182.4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亿元。201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377.5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45亿元。

  康美药业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

  作为逆周期的品种,医药股一向不被认为是牛股的爆发地。但是,从行业来看,大健康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被百姓生活所日益重视,诸如康美药业这样的医药股也随之成长。

  康美药业于2001年上市,与格力电器相似,在此后的6年间,其几乎都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彼时的大牛市也未有太多爆发,但在2008年之后的熊市中,康美药业展现出了超强的上涨能力。

  2006年初至今,康美药业复权后股价从19.85元/股一路涨至609.3元/股,累计涨幅高达2954.02%。在业绩方面,康美药业也展现出了高增长,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5.8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59.4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从2005年的0.73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2.86亿元。

  贵州茅台

  所属行业:食品饮料

  时至今日,贵州茅台不仅是A股市场最长寿的第一高价股,也是价值投资的一个标杆。贵州茅台是很多价值投资者的至爱。

  究其缘由,贵州茅台所处的白酒行业以及其在行业中无可撼动的地位,使得其长期保持昂扬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2006年初至今,贵州茅台复权后价格从87.03元/股一路涨至1776.29元/股,累计涨幅高达1424.18%。在业绩方面,贵州茅台也展现出了高增长,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39.31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15.7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从2005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53.5亿元。

  需要踩准节拍的妖股

  看准宏观产业发展动向,这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并不容易,而能在十年中坚定持有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熊市之中还有另外一种牛股可以选择——题材炒作的妖股。

  尽管从长期来看,熊市往往是跌跌不休,但是,其中往往夹杂着层出不穷的反弹,而在反弹之中,活跃资金往往会借势发力,炒作出一批妖股。

  牛市看业绩,熊市造题材,熊市出妖股是A股的普遍规律,此时市场挖掘题材的欲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回溯上一轮熊市开始之时,2008年几乎所有涨幅居前的股票都有题材炒作概念。北京旅游是典型的奥运概念股;界龙实业是上海本地股迪斯尼概念;中国中期被称为“期货第一股”;隆平高科又是一支典型的农业概念股。

  除了炒作题材,熊市之中的妖股往往还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流通盘小,游资喜爱,至于“白马股”看重的业绩表现,这些妖股几乎不予考虑。

  但要想踩中妖股可谓更加困难,毕竟当股价一飞冲天之后,市场才会发现其之妖,而此时再行介入,已几乎没有赚钱的可能。

  天业股份

  重组概念频炒作

  作为仅有8202万股本的小盘股,天业股份原名“*ST济百”,后来随着房地产业务的注入,华丽变身房地产股,随着2008年出现亏损,再次变身“黄金股”,刚刚好抓住了市场的热点,2009年黄金大涨,天业股份也随着炙手可热。

  三年里三换主营业务,天业股份大股东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公司股价却得到了市场追捧,2009年,天业股份年度涨幅高达450.45%,远超当年指数表现。

  但是,在2009年爆发之后,天业股份就进入了瓶颈期,股价也一直在震荡徘徊,当年的牛股风采已经不再。

  海王生物

  借助题材发力

  同样是医药股,海王生物的上涨则是源于概念炒作。2009年,甲流概念股被炒上了天,其中最热的个股当属海王生物,当年海王生物累计涨幅高达446.3%。

  海王生物之所以入选“妖股”,关键在于它并不属于纯正的“甲流概念股”,主力却竟然明目张胆的借“甲流”之名,走飙升之路,而且庄家手法老到,颇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气概。

  梳理其上涨过程,不断上扬的K线背后无不是游资的身影。而在概念炒作之后,海王生物的股价也重回低迷,此后三年均处于下跌通道之中。

  双钱股份

  游资轮番拉升股价

  双钱股份是2009年下半年股市的一朵奇葩,从8月17日至9月11日,19个交易日11次涨停。京沪粤等地的各大“游资突击队”轮番炒作,击鼓传花的游戏再次上演。

  8月14日,黔轮胎优秀的中期业绩掀起了市场关于轮胎股业绩的大幅炒作。双钱股份就此浮出水面。8月中旬后,大盘从3478点跌至2639点,双钱股份却逆势从7元多连续拉升至21元上方,涨幅一度高达近270%。在整个2009年,双钱股份更是拿出了405.82%的涨幅。

  游资的猖狂来自该股极小的流通盘,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截止2009年9月30日,双钱股份的总股本高达8.89亿股,流通盘为6.4亿股,但是其中大股东持有的流通盘高达5.85亿股,并未真正流入市场交易,实际流通仅约5700万股,因此游资得以撬动股价。随着市场进入理性,双钱股份这座“火山”终于归于沉寂,进入了漫长的盘整,乃至盘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