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药业放弃天津百特背后

2014-07-30 09:28:29 来源 中国证券网 |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小兵)7月29日,中新药业公告称,公司2014年第七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将挂牌拍卖转让公司所持有的天津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百特”)30%的股权。

  中新药业:放弃天津百特原因有三

  首要原因是外方股东拟对天津百特追加巨额投资,支持其新建腹膜透析液生产线项目,预计新投资额将达到6-6.5亿元人民币,公司按30%持股比例需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由于新项目投产后只能为广州百特做委托加工,利润率过低,收益有限,且投资回报期达15.9年。因此,公司拟不参加本次追加投资。

  其次,天津百特亏损持续加大,资金周转困难。中新药业表示,天津百特已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已达5000万元;2014年预计亏损1900万元。财务风险较高。

  第三,是天津百特产品市场前景不乐观。中新药业认为,国家对外资企业的优质优价政策已经逐步取消,大输液价格或者会进一步降低,为此百特大输液需要和国内同类大输液企业进行招标比质比价比规模。天津百特的产品基本上只能是维持原有的市场,很难扩展市场。

  但这三个原因在业内看来值得推敲

  在业内,尤其是腹膜透析液领域,百特是绝对的巨无霸企业,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报告,国内腹膜透析市场扩张空间巨大。主要原因是:腹透比血透性价比更高,与血透相比,治疗痛苦度更小,成本更低(节约30%)、更便利(可在家治疗);对医院来说,推广腹透治疗的收益成本比更高。但另一方面,我国腹透治疗比仅为10%,远低于国际水平,这意味着腹膜透析市场的增速将会很快。申银万国认为,假设选择腹透治疗的比重由10%增长到30%,则市场规模增长7.9倍至79亿元。

  这被认为或许是此次百特决定斥巨资新建腹膜透析液生产线的一大市场原因。

  其实,国内企业也对这个市场早有垂涎。2011年,华仁药业专门成立了血液净化团队,并与卫生部合作开展“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及推广项目”。2012年底,华仁药业腹膜透析液项目投产;2013年8月,华仁药业腹膜透析液首次进入北京基药市场。随即被资本市场强烈看好。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中新药业指出随着竞争的开始,百特产品只能维持原有的市场,很难扩展市场,但是,无疑市场基数的持续放大,相信百特的营销业绩仍会可观增长,而且,其垄断地位在相当的时间内仍不可撼动。此时,中新药业的放弃从时机上讲似乎不是时候。

  从数据上看,中新药业披露,天津百特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1.104万元,2014年1月-6月的收入有9566万元,可见,其销售当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中;反观天津百特2013年全年净利润 762万元(注:并未亏损),但2014年1月至6月为亏损965万元,则似乎有更多意味在其中。

  那么,是什么难言之隐,让中新药业唯有一弃了之?

  或许是百特在中国的新布局之变

  追加投资,这种外资企业希望扩大控股,甚至是全资控股,稀释中方股份的一技,在本案中再次出现。当初,强生希望全资掌控西安杨森时,就曾用过。当然,这也是很多合资企业曾面临过的问题。

  如此,百特谋求合资变独资的可能性很大。

  在天津百特,百特占了70%的股份,而中新药业只有30%,如果中新药业想保持这一份额,就需要追加2亿元人民币。若不追加投资,中新药业的持股比例将会低于10%。同时,按照以往的一些案例,由于本来话语权就在外方,所以,如果中方继续坚持持股,亏损和种种的业绩不理想,会让“小企业”的中方难以忍受。资料显示,美国百特公司2013年全球净销售额152亿美元。于是,中新药业选择放弃,以收回投资,落袋为安。

  中新药业称,本次股权转让的标的由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值6512.85万元,按公司持股比例 30%,公司所持股份的评估值为1953.86万元。公司对其的账面投资成本约为3813万元。因此,公司最终拟定的挂牌价格为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

  这样看来,如果挂牌成功,中新药业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据悉,百特在国内分别有苏州、上海两家独资公司和三家合资公司。除了天津百特,其还与广药集团合资有生产肠外营养系列产品的百特侨光以及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浓缩液企业广州百特医疗。其中,百特侨光双方各占50%股权,2013年营收2.9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932万元;而广药集团仅持有广州百特医疗12.5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