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卖资产卖公司拼爹 ST股保壳花样百出炒作预期恐难奏效

2016-10-13 08:21:5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共有58家,其中41家2016年中报业绩仍为亏损状态。]

  [9月20日,*ST宁通B一纸卖房公告引发市场热议,该公司拟出售两套北京学区房,估价2272.62万元。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2110.91万元。]

  一年一度的保壳大戏再度上演。面对连亏三年就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保壳成为目前*ST上市公司燃眉之急,除以往卖资产、重组、政府补贴等套路,今年紧跟热点增加了卖房这一捷径,上演起了花样百出的“保命”大戏。

  按照往年惯例,在上市公司为保壳忙碌之时,投资者也逐步押注*ST股的脱帽摘星行情。“以前大家的逻辑多是炒预期,但今年的逻辑可能改成炒兑现。”在上海磐安投资总经理邱晓刚看来,在监管层严控炒作的政策背景下,原来一只*ST股成功重组带起一波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花样保壳

  再过近3个月的时间,2016财年便将走向终点。这对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披星戴帽上市公司来说,保壳成为一件棘手之事。在资产出售、财政补贴、大股东支援、资产重组等套路依旧成为上市公司救命稻草的同时,卖房保壳也成为一大捷径,为“保命”可谓是玩出了花样。

  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共有58家,其中41家2016年中报业绩仍为亏损状态,再到目前正在预告的三季度业绩,上述41家公司中有8家已预告三季度仍处亏损状态,这意味着未来的近3个月将面临保壳压力。

  不过,上述数据也意味着目前已有上市公司打响保壳大战。根据数据,17家中报业绩扭亏的*ST上市公司中,目前有8家仍预计三季度为盈利状态;上述41家中则已有3家预计三季度净利润为正数。

  在今年*ST上市公司的保壳花样中,要数卖房最热门。9月20日,*ST宁通B一纸卖房公告引发市场热议,该公司拟出售两套北京学区房,估价2272.62万元。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2110.91万元,若将上述房产成功出售,那么该公司保壳成功概率将增加。*ST人乐和*ST亚星也分别贴出卖房“布告”,其中前者拟以4.36亿元出售长沙市一套房产,后者则拟以3352.23万元出售上海、广州等地6处闲置房产。近日,*ST珠江则是在出售酒店股权的同时,将位于三亚市三亚湾路212号的三栋别墅房产出售,后者挂牌价为3500万元。

  按照原有的老套路来看,剥离不良资产则为较常用的一种方法。*ST宇顺目前的燃眉之急便是甩掉手上的“烫山芋”寻求自保,从今年5月底开始,该公司就走上了出售资产的道路,标的为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雅视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在无果之后转为通过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出售。自8月30日至9月29日,其间*ST宇顺经历四次公开挂牌转让,价格由2.35亿元降至1.2亿元,缩水近五成,但仍旧未找到合适的意向受让方,目前该公司仍旧在寻找交易对方中。

  为保壳,*ST山煤竟以7元的价格转让7家亏损全资子公司,以减少大额亏损。此外,*ST景谷、*ST钒钛也纷纷发布了出售资产的公告。但出售资产终究是权宜之计,部分上市公司则通过资产重组来寻求新生,如*ST兴化、*ST生物、*ST中企等命悬一线的上市公司均在筹划重组事宜。

  料前三季度仍亏损的*ST兴化,目前的救命稻草便在于等待证监会正式核准的重大资产重组。行业产能过剩成为*ST兴化连续两年亏损的主因,为扭转乾坤,该公司去年便开始筹划重组事宜,并于今年6月份调整方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延长集团、陕鼓集团持有的陕西延长石油兴化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曾表示,若本次交易完成,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规模将大幅提高,公司将由硝酸铵主营业务转变为煤化工产品主营业务,有利于扭转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局面。

  除了自身花大力气“保命”之外,部分上市公司则寄希望于补贴来“续命”。对于主营不济的公司来说,政府补贴通常有“雪中送炭”的功效。此外,“拼爹”对处于退市边缘的*ST上市公司也是一个优势。一般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总会想出一些法子如资产置换、输送利润等手段来辅佐上市公司扭亏为盈。

  难掀炒作预期潮

  *ST公司保壳大战开打,市场对于*ST保壳的炒作也应声而起。筛选*ST股中预期较强的个股,分散资金投入,是每年这时候部分投资者的惯有操作。

  数据显示,ST概念指数板块自8月以来持续活跃,截至10月12日收盘涨幅为13.6%,同期上证指数仅有2.9%的涨幅。

  “市场普遍是看中*ST股的重组预期,但是这类公司重组的成本压力比较大,资产条件和财务状况等普遍不佳,所以成功率上得打一个问号,保壳成功之后的业绩情况也不一定乐观。”上海凯石益正资产投资总监仇彦英称。

  记者便注意到,2013年靠转让林木成功保壳的*ST景谷,摘帽次年即又陷入亏损,3年后的如今再次面临退市风险。公司9月19日的公告显示,*ST景谷为了保壳故伎重演,拟对外转让部分自有活立木存货资产。

  保壳复保壳,业绩频频游走在退市边缘,但多数上市公司保壳的意愿依然十分顽强。“IPO排队很长,大多数*ST公司保壳的动力是很充足的。因为一旦退市之后,再要重组就会更难办了。”邱晓刚认为,*ST公司保壳成功的概率应该不小。

  无独有偶,仇彦英也表示,*ST公司中国有企业不少,这类公司若受到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保壳成功的概率或会提高。“但是如果是单纯基于重组成功的预期去炒作,风险还是比较大。”

  “以前大家的逻辑多是炒预期,但今年的逻辑可能改成炒兑现。”邱晓刚表示,在监管层严控炒作的政策背景下,原来一只*ST股成功重组带起一波ST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年初以来,针对并购重组的监管不断收紧。2016年9月9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实施。“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发力之下,多起并购重组生变。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也将并购重组作为从严监管的重点之一。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上证所已将并购重组预案等信息披露纳入事后重点监管的范畴,对“忽悠式”、“双高(高估值、高承诺)”类重组以及规避借壳类重组加大问询力度。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7日《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目前*ST生物、*ST建峰、*ST宏盛、*ST南电A、*ST东晶、*ST珠江、*ST钒钛、*ST济柴等多家公司都收到了交易所的重组问询函。*ST公司重组转型风险、标的估值情况、标的财务情况、重组资金来源、交易安排等成为交易所问询的重点事项。

  “过往基于预期炒作的逻辑今年行不通,基于确定性去布局会比较合理。对于那些保壳概率非常高,甚至已经开始运作了的*ST股,可以把它当成一只纯粹的白马股,争取能够提前埋伏。”邱晓刚建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