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布并购成绩单 创业板外延并购现“危局”

2017-07-25 07:59: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随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部分上市公司资产并购的业绩也逐步显露。多家涉及相关资产并购的公司表示,并购资产上半年业绩实现情况较为顺利。

  但与此同时,以外延式并购为主的创业板公司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从2010年至今,创业板大量的并购重组在公司账面上形成了巨额的商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所有公司的商誉共2110亿元。当前部分并购资产的不给力已经显现,并购商誉给个股和板块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显现。

  半年报公布并购成绩单

  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7月23日,两市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随着半年业绩的披露,部分公司的并购成绩单同样公布出来。

  沪市主板公司再升科技日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63%;实现净利润为4465.83万元,同比上升47.17%;扣非净利润4186.37万元,同比增长51.58%。查阅资料发现,公司此前收购了重庆科技金融集团持有的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股权,重庆纸研院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重庆纸研院实现营收2164.69万元,净利润166.96万元。另外,公司董事会此前审议通过《关于收购苏州悠远100%股权的议案》。

  今年以来的分化行情中,创业板公司的并购重组业绩情况更加惹人关注。具体来看,目前已经披露半年报的创业板公司中,恒通科技今年上半年收购恒通远大剩余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上半年投资盈亏为盈利52.30万元。富祥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30.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7%。公司在去年8月收购潍坊奥通70%股权,今年上半年潍坊奥通的营业收入为350.42万元,实现净利润为-231.54万元等。

  “就目前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业绩情况还不错,当然也不排除‘靓女先嫁’的因素。不过,结合业绩预告等情况来看,部分公司的并购业绩正在出现危机。特别是前一两年做的并购,部分并购标的的半年盈利情况落后于全年安排,可能拖累公司业绩,触发业绩补偿、计提商誉减值等。”长江证券分析人士表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年报中,A股市场共有341家公司合计商誉减值101.24亿元。其中,中小板公司119家,合计商誉减值46.09亿元;创业板公司83家,合计商誉减值20.38亿元。

  创业板外延并购现“危局”

  一直以来,创业板都是A股市场并购的活跃板块。特别是外延式并购,已经成为创业板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并购重组对于创业板业绩增长的贡献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然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审核缓慢,要求严格,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进一步下滑。剔除温氏股份和前一年发生过资产重组的57家创业板公司后,创业板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从24.6%下滑到19.4%,但这57家公司半年报净利润增速却高达88.5%。“由于内生增长对公司规模优势和成长阶段有一定的要求,创业板的中小型企业依靠内生积累成长往往十分缓慢。而外延式并购能够使其快速成长,所以外延式并购一直是支撑创业板高速增长的动力。”国金证券表示。

  A股并购重组在2015年出现过高潮。一般而言,并购重组的业绩承诺期限为3年,也即到2018年,A股将有大量的并购资产业绩承诺到期。届时没有了业绩承诺的约束,相关标的资产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大,由此会拖累上市公司利润表现,进而出现被迫计提商誉减值等情况。国金证券进一步指出,从2010年至今,创业板大量的并购重组在公司账面上形成了巨额的商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所有公司商誉共2110亿元,将温氏股份剔除后,商誉占创业板公司净资产比例高达19%。而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创业板公司因为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而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对业绩造成巨大影响。商誉减值,已经成为高悬在创业板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慎用并购利器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3年A股整体发生并购案件1226起,合计金额5116亿元;到了2016年,A股整体发生并购案件2127起,合计金额接近2万亿元;2016年A股并购案件数约为2013年的两倍,并购金额规模接近2013年的4倍。“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上市公司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需求显著提高;同时,A股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高的估值溢价,这为外延式并购的大规模增长奠定了基础。”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柳龙表示。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并购热情的高涨,监管部门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2008年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用于调整和规范重大并购活动中的法律关系;2011年,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借壳上市要求与IPO趋同;2016年9月,证监会再次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借壳上市的认定标准,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及至201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新政、减持新规等的出台,以及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审核导向等,都传达出强力监管的信号。并购重组的‘圈子’,包括标的资产、上市公司、项目掮客、资金中介等,原来的玩法都已经玩不下去了。这一方面让此前‘带病’并购重组的问题加速显露,另一方面也让正在推进的并购重组切实落到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实处。”一家创业板公司投资部门林姓负责人表示。

  【相关报道】

  并购重组落潮 创业板业绩增长“失速”

  今年上半年,从已经全部披露的65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创业板业绩增速无论较2016年、还是2017年一季度都明显下滑,温氏股份、乐视网、东方财富、同花顺等权重股业绩更是频频“爆雷”。究其原因,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明显回潮,并购并表对于业绩贡献的大幅下降成为创业板业绩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

  工业领域并购数量及金额居首 国企并购较活跃

  随着重组新规的发布,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热度下滑。Wind统计显示,2017年至今,中国并购市场合计发生并购交易4750起,总交易金额为1.4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53.9%。

  房企并购加速规模扩张 3年涉资1.2万亿元

  “并购”,不再仅仅是中小房企甩卖资产求生的手段,行业整合已经进入龙头房企密集推动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时代。在房地产行业每年10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规模中,抢夺市场份额是一场战争,大型房企正在利用并购手段储备“粮草”,以图划定其“势力范围”。

  上市公司紧盯跨境并购“超级探路石”

  二季度以来,我国企业跨境并购出现复苏迹象,作为主力军的上市公司近期更是频现“大手笔”海外并购。不过,监管层对于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监管力度并未放松,部分上市公司直言遭遇“想出不敢出”的烦恼。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理性作出的、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的真实合规跨境并购将得到支持。

  【市场观点】

  上市公司并购料趋于理性

  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影响,加之IPO常态化分流后,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尤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案例数量有所下降。

  【焦点公司】

  万达不收130亿管理费 融创并购成本仅增13亿

  尽管万达将旗下的文旅资产包“涨价”142.69亿元,但由于融创不再向万达连续20年每年支付高达6.5亿元的管理咨询费,融创支付的实际交易成本只增加不到13亿元。在7月19日那场悬念不断的发布会后,融创中国(01918.HK)当晚披露了交易的具体细节,与7月10日披露的框架协议相比发生多处修改。

  东方网络资产重组改道现金并购

  东方网络10日早间公告,公司决定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变更为现金收购华桦文化及元纯传媒的部分股权。

  智慧能源联手控股股东 出资并购京航安

  智慧能源今日公告称,公司携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日前与京航安实际控制人肖共长、肖鹏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公司及控股股东拟分别以现金72930万元和70070万元,收购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京航安”)51%、49%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