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追求“永远年轻”的秘诀

2017-10-20 07:1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程培松 戴建敏

  广东顺德北滘小镇的23位居民怎么也没有想到,50年前他们筹资5000元创业的小作坊,如今已成长为市值逾3000亿元的中国制造业巨人。

  从最初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到以何享健为核心的管理层入主,再到2012年,方洪波接任董事长,美的迎来了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掌舵的时代。

  方洪波近照

  今年,美的集团营收预计超过2000亿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电巨头。在美的的投资者名单中,国际投资者比例已接近甚至超过境内投资者。

  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不算短,然而,今天的美的没有任何疲态。她不仅“大而美”,而且周身迸发出更大的激情和活力。

  “时代翻天覆地,一代一代人老去,但美的永远年轻!”

  是什么造就了美的不老的传奇?

  企业家精神传承是根本

  美的起点并不比全球500强其他企业更高。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位顺德北滘居民筹集5000元,组建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1976年,何享健与技术人员纯手工制作出第一台小风扇。四年后,工厂开始生产风扇,进入家电领域,而“美的”商标1981年才正式诞生。

  1990年,美的销售突破亿元,2000年销售突破百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千亿元。从小作坊到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美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于1993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年后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

  “和很多中国企业一样,美的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认为,美的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一脉相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过去五年,经济崛起的速度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美的正是抓住这个机会成就了企业更大的发展。

  从最初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到2001年实施MBO,以何享健为核心的管理层成为美的第一大股东。2012年,创始人何享健辞任董事长,方洪波接任,职业经理人成为美的集团新掌门人。美的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交接也开创了中国大型民营企业现代式传承的先河。

  美的的所有者与掌门人几经变换,但美的的成长并未中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美的创业近50年,凭借的就是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一直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承和体现。”方洪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一语概括。

  方洪波认为,美的自身具有的这种企业家精神不断传承,甚至传到企业每个人身上,传到每个管理者身上,企业因此才生机勃勃,源源不断有活力。“这就是美的能够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

  走过近50年光阴,美的即将迈入“知天命”年岁。亮眼的业绩、跻身世界500强、海外收入已接近50%比重……但这一切成就在方洪波眼中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还在不断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要传承哪些东西,又要否定、颠覆、创新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50年,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在方洪波看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就是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对自己过去成功的模式、经验进行颠覆,找到新的路径,敢于去突破,对原来的主业以及过去模式进行否定,寻找新的增长点。

  “时代翻天覆地,一代一代人老去,但美的永远年轻!”2017年美的经营管理年会上,方洪波曾借用鲍勃迪伦的诗句如是说。

  其背后传递的强音则是:善于传承,还要敢于颠覆!

  不彻底转型就没有今天美的

  说到颠覆,就不能不提及美的近年来艰难的大转型。

  实际上,美的近50年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历过高资源投入拉动产能,低成本竞品催生规模的时期。

  2010年,美的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的背后,企业质量效率低等问题逐渐显现。“我们发现当时很多订单都是亏损的。”方洪波回忆说。

  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总部大厦同样于2010年建成,美的历史馆保存的一张庆典照片便记录了彼时盛况。不过,美的董秘江鹏对该照片的介绍却是另一个版本:“千亿庆典和总部大楼落成典礼的礼花一落,美的立刻召开另一个会议,探索转型之路。”

  方洪波表示:“我们2011年才开始转型,往技术创新方向转型。转型就构成了新的竞争,靠低成本规模优势已经没有了,我们要找到新的突破口,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新的竞争点。当时我们提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和全球运营,就是我们今天包括未来五年的三个方向,我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围绕这三个方面构建新的能力。”

  美的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交接也在同步进行,千亿元营收的美的“大车转向”重任并不简单,刚成为美的掌门人的方洪波甚至用“百废待兴、千头万绪”形容当时的转型困局。

  “大车转向”来自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一次形象比喻。“当时的美的就像一辆跑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何总交给我的时候说,你不仅要按80码跑,还要跑到100码。他同时告诉我前方就是尽头,你必须要快速找到一个出口,拐到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上去。”方洪波回忆道。

  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美的的转型之路一经确定就开始高速运作。仅以投资为例,方洪波介绍,美的在2012年做了180度的调整,停止了以前对基本生产要素的传统的、粗放式的投资,集中投资了一批科研创新、无形资产项目,形成了以产品和研发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投资布局。

  如今,围绕基础数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的经营,美的在全球建立起20个研发中心,其中11个在海外。

  “这些投入非常大,一年就有几十亿元。以前投资生产线、厂房,土地评估都很容易,但现在都是软件、实验室之类,还有就是人才和专利。我相信这些投入会有成效,三年、五年、八年后就会显现出来。我们在技术的积累上会有非常好的基础。”方洪波自信地表示。

  如今,美的研发创新初见成效。科睿唯安今年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报告:进无止境》显示,在家电领域,美的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专利数未包括东芝),同时美的在家用电器和厨房电器两项专利量均名列榜首,在专利的申请量上美的比同行高一倍。

  “今天回头看,我自己都很后怕,万一2012年我们转型没有那么彻底,美的可能就不是今天的美的。”方洪波回忆起当年转型的艰难依旧心有余悸。

  如今,每逢美的年会季,北滘小镇将汇聚来自19个不同国家的美的高管和员工。这也意味着国际化经营、多产业协调成为美的新的挑战,对此,方洪波始终保持着企业家高度的危机感。

  “美的没有天花板”

  坚定转型的根本是美的对制造业的坚守。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美的积极进入新产业,目前已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集团。近年,美的提出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

  美的已经成为巨无霸型企业,但在方洪波看来,“美的没有天花板。”

  “我们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非常有信心。未来中国家电,我觉得可能会进入新一轮比较稳健的增长,相信稳定在5个点的升幅没有问题。主要的升幅来源于消费结构的升级。”方洪波表示,美的现在做的三大业务板块——消费家电、空调暖通、机器人自动化都有无比的空间。

  对于制造业目前遇到的困局,方洪波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带动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进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落后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成本优势也要靠效率驱动,就是要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根本。”

  2016年,美的集团收购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这场海外并购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引起不小轰动。2017年上半年,库卡营收135.13亿元,净利4.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9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美的集团的半年报,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库卡中国业务的提升密不可分。据了解,美的从智能制造应用、客户资源共享、物流与医疗自动化业务拓展以及政府资源与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动。

  不过,方洪波表示,中国工业智能化和机器人领域真正爆发性的增长远远没有到来,现在只是开始而已,未来空间是无法想象的大。

  方洪波说:“美的自身对中国市场有更好的了解,对中国的本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对一般工业领域,由于自身有运营试错的机会,所以我们除了库卡之外,可以稳住一系列的布局。总的来说,智能制造领域增长空间无比巨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希望尽快在这个领域做到起码在中国是比较领先的。”

  “我绝对认为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无论时代发展到第几次工业革命,它的基本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方洪波对此有着执着的信念。

  (参与调研人员:程培松、潘建、戴建敏、朱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