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

2018-07-26 07:4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程培松 温婷

  6年前,有一个创业遇挫的团队,将打翻身仗的目光转向了音频领域,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用声音来分享人类智慧”,但当时应者寥寥。6年后,这家名为喜马拉雅的公司从8个人扩张到1600人,成为音频行业绝对龙头,而4.7亿的用户与500万名主播的规模,也引来各路风投踏破门槛。数年间沧海桑田,创业团队做对了什么?未来这行业还将如何演变?近期,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联席CEO余建军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公司总部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调研采访,细说创业经验与创新智慧。

  与很多创业者不同,余建军从未打过工,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1998年,余建军从西安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毕业,先后创立了杰图软件、街景地图项目城市吧(出售给百度)、虚拟世界项目——那里世界;2012年创立移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连环创业历经沉浮之后,他认为创业到最后不是做技术,而是做人才、组织、资本、运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在帮人织梦、构建希望。

  最低谷时创立喜马拉雅

  余建军说,开车、跑步、做家务等移动场景均有信息导入的需求,具有伴随式特点的音频,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场景。

  “听,见真知”,打开喜马拉雅,听大咖、儿童故事、有声小说,琳琅满目的内容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有崔永元、高晓松、郭德纲、吴晓波等各界“会说话”的高手,而且自己培养了紫襟、掉掉、采采等流量红人。最新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目前总用户规模突破4.7亿,平台内共有500万主播,其中包括20万名认证主播;市场占有率为73%,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超过135分钟。

  如此丰沛的“声音盛宴”,其实发端于一个“创业之心不死”的创业狂人——余建军。

  余建军是福建人,生性喜欢自由创新。喜马拉雅是他作为联合创始人的第五个项目。这公司名虽寓意高峰,但创业时余建军却几乎是跌到了人生的谷底。2012年喜马拉雅创业时,余建军的上一个项目“那里世界”的100多个员工跑得只剩下8个。“那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余建军回忆说,“当时我35岁都过了,好像人生战斗力最旺盛的时期快过去了,但是创业梦还是那么遥远。”

  “好在我还是一个比较自嗨的人,我当时天天要听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只要听几句话,就好像充满电了。”余建军自嘲地笑着说,当时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梦未竟 心不死”六个字。余建军一度设想了教育培训、视频、音频、直播等四、五个创业方向,最终锁定音频领域,“当时我看到移动互联是大势所趋,而音频是与互联网高度关联性的一个领域,最适合移动互联场景的需求。”

  当然,音频的局限性余建军当时就看得很清楚。“我们占据了‘听’这个感官的出口,但任何一个媒介,你享受了它的好必然也要承担它的缺点。‘听’的缺点是线性的,不能一目十行。但它可以解放你的双眼,可以使你原来浪费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余建军说。

  余建军分析认为,视频、纸媒、音频,无所谓孰好孰坏,总有各自适合的人群和场景应用,开车、跑步、做家务等移动场景都有信息导入的需求,音频这种伴随式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场景。“只要对消费者有价值,他们就愿意买单。”

  据介绍,吴晓波频道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播放量是某知名视频平台的4.5倍。余建军说:“我们发现,对比音频和视频,视频是天然的娱乐媒体;音频是天然的泛知识媒体。从使用逻辑来讲,音频的创作、使用成本更底,更类似图书,更适合移动场景的商业模式。”

  让“发声者”可以赚到钱

  余建军说,随着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从触屏发展到语音交互肯定是大势所趋,未来理想的状态一定是万物互联、万物有声。

  不到6年,喜马拉雅的员工已经从当初的8个人扩展到1600人,2018年底将突破2000人。“我们要带人打仗。”余建军说,不是没有遇到对手,只是喜马拉雅的平台模式押对了方向。

  以互联网音频应用为方向,懒人听书、QQ音乐、阿基米德等,或者以音乐、有声书为独特优势,或者有传统广播台班底的强大内容根基;但像喜马拉雅这种通过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家生产内容)的模式来构建音频生态,却是一种的创新。

  余建军说,喜马拉雅的初心是让有才华的人做内容,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精准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因此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做得比较极致。如今回望,这是个罕见的远见。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1月中国在线音频渗透率(App活跃用户数/全网用户规模)中,喜马拉雅的渗透率为5.12%排名第一,其后是蜻蜓FM和荔枝,渗透率分别为2.29%和2.18%。

  “声音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竹简’和‘纸张’,它的作用就是分享人类智慧。”余建军说,“我们的作用就是帮助大家,把一切有价值的内容、文化都要变成声音媒介。”

  截至今年5月,喜马拉雅平台内共有500万主播,其中包括20万名认证主播,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328类上亿条有声内容,每天上传数十万条声音,平均每天有上亿次播放,行业占有率超73%。

  凭借行业优势,喜马拉雅已与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家出版集团、北京磨铁、阅文集团等国内众多知名线下线上出版机构结成了深度战略合作伙伴,拥有市场上70%畅销书的有声版权、85%网络文学的有声改编权、6600余个英文原版畅销有声书。

  余秋雨的《中国文化必修课》、张其成讲的《易经》一年分成收入过千万。“让发声者可以赚到钱,是整个产业链健康周转的基础。”余建军说。

  不仅如此,喜马拉雅本身也在从平台模式向生态模式演进;除了不断丰富上游的内容,下游的内容分发也取得了突破。2017年6月,喜马拉雅发布国内首款全内容AI音箱“小雅”,当日销量突破50000台。如今,喜马拉雅已经通过下游的智能硬件分发覆盖了3000万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包括阿里、华为、小米、海尔、宝马、福特、比亚迪等超过2000家品牌接入了喜马拉雅的海量声音内容。

  以“小雅”为例,余建军说,喜马拉雅做智能硬件本身不是为了硬件盈利,而是为了加强与用户的关联,“随着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从触屏发展到语音交互肯定是大势所趋,未来理想的状态一定是万物互联、万物有声。”

  为布局长远,喜马拉雅还自主研发了代号“喜马拉雅 inside”的内容分发操作系统,在海尔等品牌的智能家电中植入声音内容,无论是冰箱、按摩椅还是电热毯,都可以通过标准模块接口接入其中,呼之即来,随叫随用,抢占入口。“商业的终极目标是为用户服务,解决用户的问题。”余建军说。

  创业成功最关键是人才和资本

  余建军说,有创业精神的人本身就是稀缺人种,如果在初创期能得到聪明资本的第一笔投资,让创业者可以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可能会更加事半功倍。

  喜马拉雅的崛起,与一位天使投资人密不可分——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余建军坦言,戴志康是他两个创业项目的天使投资人,二人结识于“那里世界”的创业项目,正是这份机缘,成就了如今的喜马拉雅。

  在拿到戴志康的天使投资之后,喜马拉雅的融资更加顺利。2013年2月,喜马拉雅IOS上线,在APP store好评率高达95%。水到渠成,喜马拉雅在2014年3月拿到A轮1150万美元融资,由SIG(海纳亚洲)领投,KPCB(凯鹏华盈)等跟投。余建军坦言,当时他将喜马拉雅的模式比喻为音频的Youtube和声音的淘宝,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同,不少机构争相投资。

  2014年10月,喜马拉雅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刷新了国内同行业最高融资纪录。2016年6月,城市传媒公告称与前海兴旺签订有限合伙协议,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6000万元,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喜马拉雅,完成融资后出资比例约占喜马拉雅1.45%的股权。

  “我们对融资的核心要求是,必须保有董事会多数席位,投资人必须尊重公司的商业逻辑,不要催我们上市。认可这一点是谈投资的前提。”余建军说,喜马拉雅想做的事情还很多,希望布局4、5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并利用喜马拉雅的内容和用户行为数据资源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战略进行布局,专注于用户的精准内容服务。

  作为一个连环创业者,余建军自信自己对创业颇有心得体会。他认为,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人才”和“资本”。人才是互联网领域最核心的变量,资本是配套变量。“有创业精神的人本身就是稀缺人种,哪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不是身经百战死中求生?如果在初创期能够得到聪明资本的第一笔投资,让创业者可以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可能会更加事半功倍。”

  余建军就是个极具创业精神的人。“如果最后我们还是什么都没干成,我也认了。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方式,我就喜欢探索这种别人没做过的事,然后保持每天充满能量的状态。至于结果,有好结果当然最好,没有好结果,也认了,因为这就是自己做的选择。”这是余建军创立喜马拉雅初期对自己说的话,今天,他仍然这样说。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如此定义,“企业家是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开创并领导了一项事业的人。”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