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追踪会隐形 光启技术携两项黑科技参展高交会

2018-11-14 22:26:4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黎灵希

  上证报讯(黎灵希)11月14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作为高交会的常客,光启技术此次带来了“新一代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两项“黑科技”。

  在高交会现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对上证报表示,光启的“新一代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在相应领域均是引领者,带来很多产业变革。据上证报了解,目前,光启超材料隐身产品已在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多个重点型号上应用,“海量目标追踪技术”也在多城市成功应用。

  让尖端武器实现真正隐身

  高交会现场,光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传统涂料隐身装备往往在实现隐身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瞎子’,因为它无法做到隐身的同时还能探测。而光启的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则集隐身、传感、结构、承载于一体。

  据刘若鹏介绍,光启的新一代隐身技术把隐身材料、航空结构和传感,尤其是天线传感、射频传感这三个领域进行三合一。被整合在一块“超材料”中的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能够让隐身装备的隐身性提升10至100倍的同时,重量却降低50%,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降低50%,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涂料隐身维护困难的问题。

  光启技术超材料863项目首席专家、光启技术总经理赵治亚表示,依靠涂料隐身的战机,通常飞行5小时,需要20人进行10天的维护,否则便无法实现理想的隐身功能,维护成本极高。采用超材料技术的隐身装备,由于是一体化设计、制备,一举解决维护难题。

  同时,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也解决了射频系统探测与隐身之间的矛盾。据了解,光启采用超材料的隐身技术则能使入射的电磁波、可见光或声波绕过被隐藏的物体,让特定频率通过的同时,精确阻挡其他频率的电磁波。既实现了有效通信,又屏蔽了其他频段的雷达波,让装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目前,光启已具备战机、无人机、舰艇、导弹等多场景的尖端武器隐身解决方案,其超材料隐身产品也已在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多个重点型号上应用,大幅提升了装备的隐身性能和对抗能力。同时,光启也建立起完善的尖端装备隐身产业化体系,推进了新一代隐身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刘若鹏表示,光启在建立超材料工业生产体系的时候,围绕着产业化过程形成了一大批专利。目前,光启共申请专利49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400件,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

  此外,光启作为“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于2016年9月,领衔起草并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上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国防装备升级夯实了科技基础。

  “海量目标追踪技术”落地城市反恐

  除了深耕尖端武器隐身产业的同时,光启也把军用探测、追踪等核心技术落地城市安防反恐产业。刘若鹏表示,这也是第一次将军用的探测技术、追踪技术迁徙到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安防、反恐领域。

  在光启展台紧挨着“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的一侧,可以看到光启“能追踪”的画面:阴天,在繁华的商业街头,大约220米内,光启“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同时对海量的人、车、手机等目标动态实时追踪,即使跨过了不同品牌的摄像头,即使监控目标戴着墨镜、撑着伞,系统仍然保持着对目标的不间断追踪,目标身份、运动轨迹等信息也实时出现在屏幕上。

  “该系统是光启将军事作战中对海量目标的动态实时追踪技术首次应用于城市安防反恐等垂直领域的创新,称得上是开创了公共安防新品类。”光启战略与经营总裁顾新宇介绍,该系统由光电雷达、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前端设备,以及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组成。“前端设备犹如眼睛,后端引擎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在“超级智能追踪系统”的若干“眼睛”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款名为“光电雷达”的设备,相比于传统前端智能摄像头只具备5到10米的探测距离,光启光电雷达能在220米内,对海量目标实现动态实时追踪。

  目前,“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已经在多地成功应用,并多次完成犯罪嫌疑人追踪识别、走失人员找回等任务。顾新宇提到,通过对人、车、手机等海量目标进行全时域、全空间的智能覆盖,“超级智能追踪系统”真正做到精准布控和海量人员实时追踪定位。同时,运用系统自动检索和分析替代传统警察人工查看的方式,更精准地满足公安业务的复杂性需求,极大解放了警力,提高了警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