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科张红伟:政策落心坎 民企干劲足

2019-03-14 09:5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接地气,非常为民着想。”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阳光科总经理张红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此次参会,张红伟精心准备了8份建议,其中一份就是关于降低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没想到,政府工作报告直接给出了政策‘大礼包’,而且减税降费的规模大超预期。”

  减税降费使民企信心大增

  从浙江东阳南下广东乳源,张红伟在民营制造业一线深耕20多年,对税费政策变动非常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的目标。张红伟告诉记者,政府将近2万亿元交给市场主体,流动性就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相当于放水养鱼。出台如此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就是为了激活市场主体,溢出效应就出来了。

  张红伟说,企业从减税降费中省下的资金,既可去扩大再生产,工人有了就业保障和加薪空间,就可以去进一步促进消费。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可以全盘带活起来。未来企业通过投资扩大再生产,整个税基又将增加,而且消费增长又可以带动进一步生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这个政策非常好,非常对。”张红伟难以抑制兴奋,屡屡发出赞叹。“希望这个‘大礼包’尽快落实,早点让企业得到实惠,让实体经济早点有获得感。”

  减税降费之外,张红伟谈得最多的是营商环境的改变。

  他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民营企业遭遇了一些困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政策,但具体到落实层面还不能完全到位。张红伟说,要打通这一环节,需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能够有健全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宽容企业在创业创新方面的失败,健全银行在某些信贷方面的免责机制。

  张红伟告诉记者,去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之后,落实会议精神的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他亲身体会到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在明显改善。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以及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送出的“大礼包”,心头的阴霾已全部扫除,对民企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可以说是吃下了“定心丸”。

  让工人感受更多的尊重

  作为来自实体经济的代表,张红伟还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另一个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将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另外,(高职院校)今年将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让每一个产业工人都有出彩的地方,让年轻的产业工人有一技之长。”张红伟说,他长期关心产业工人发展方面的问题。

  他向记者袒露心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人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再到工厂、车间去做产业工人,从事技术劳动。

  “即使你有再好的科研成果,有再好的创新技术,还是需要实体经济的嫁接,需要一线产业工人的实际操作。”张红伟告诉记者,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需要工匠精神。这就需要通过不断营造氛围,建立健全产业工人的评价体系,让劳动者感受到更多的尊重,让产业工人有更高的荣誉感。

  “没有工匠精神,哪有产业功能的提升?又哪有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张红伟说,实体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尊重企业家精神的同时,也应尊重工匠精神,两者都非常重要。

  坐落于粤北山区的东阳光科,目前有6000多名员工,为了让员工留下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自豪,实现人生价值,东阳光科不仅与院校合作在厂区开办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还配套完善了一系列后勤措施。

  “今年,厂区幼儿园建好了,非常漂亮,小朋友们开心地进了托儿所,员工们就可以安心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了。”张红伟开心地说,因为公司规模大,后勤配套设施非常好,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实际上也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必须要让产业工人有自豪感,这样实体产业才不会有空心化的危险。”张红伟说,这是他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关专题报道关注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