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引领投资系列报道 | 从制味到至味 海天味业两千亿市值背后有真味

2019-04-12 07:57: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海天味业数据摘要

  2018年营业收入170.34亿元,增长16.80%;净利润43.65亿元,增长23.60%。

  截至4月11日收盘,海天味业市值高达2333亿元,是上市之初的4.7倍。

  酱油市场占有率约为18%,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约15%。

  产能利用率达到98%左右,已处于饱和状态,拟增加100万吨新产能。

  传承300余年,酱园长盛不衰,在很多老百姓口中,海天是离不开的调味剂;登陆A股5年,市值增长4倍,在很多投资人眼中,海天可谓酱油中的“茅台”。

  事实上,海天味业的故事很简单,也很纯粹:一粒黄豆,从3000多公里外的东北黑土地,辗转到北纬23°附近的南粤酱园,再经过300余年传统工艺的处理,历经约200天太阳光近似直射的暴晒等处理,最终酿造出色香味美、营养丰富的酱油,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唤醒亿万百姓的味蕾。

  300多年来,传统工艺的精髓,积淀浓郁的味道,年复一年,从未改变,最终“酿”成了一家国内酱油的绝对龙头企业。这,就是海天味业成长的故事。

  味鲜调出领先

  走进佛山高明海天味业生产基地的大厅,首先跃进眼帘的,便是一幅“海错山珍凭我味,天厨美馔赖吾调”的对联,透露着海天人独有的自信。

  的确,自1996年以来,在国内市场上,海天味业一直独占鳌头,已经持续长达20多年。

  “目前,在酱油市场占有率方面,海天大概是18%左右,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仅约15%左右。”近日,海天味业董秘张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第一家把酱油卖到100亿元的企业,海天味业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全国性的酱油品牌。据介绍,海天的销售网络覆盖了国内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元。

  3月25日,海天味业披露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34亿元,同比增长16.80%;实现净利润43.65亿元,同比增长23.60%。

  在海天味业2014年登陆上交所之后,海天味业掌舵人庞康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海天,营业收入翻一番”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目标。随着2018年成绩单的出炉,海天味业圆满完成了目标。

  彼时,庞康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海天”的目标,主要是指公司产值从100亿元提升到200亿元。而五年过后,公司的市值却接近翻两番。截至4月11日收盘,海天味业市值高达2333亿元,是上市之初的4.7倍。

  “把业绩扎扎实实做好,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市值管理。”张欣告诉记者。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尽管海天已经占据了市场的龙头地位,但公司没有放慢脚步。进入2019年,海天味业也正式翻开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篇章。据公司年报披露,2019年的公司计划营业总收入目标为197.6亿元,利润目标为52.38亿元(不构成业绩承诺)。

  “接下来,海天还将在横向和纵向进行市场拓展。在打通主流渠道销售的同时,进一步向毛细血管渗透。”张欣向记者表示,在一些市场开拓较好的地方,人均年消费海天产品50多元,但还有一些市场则较低,海天要在这些地方发力,不断提升当地的人均消费量。

  张欣表示,对于新的五年计划,海天希望,公司每年的业绩能保持稳定的两位数增长。

  据测算,在上市前的20年间,海天的年复合增长率约在18%。通过积累形成较大的基数规模后,海天味业在上市之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14年上市以来,海天的年复合增长率约在15%。

  在5年之后,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将从当前的30%左右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专注成就专业

  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开门七件事。

  专注于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好,长此以往,孜孜不倦,就是海天味业不断取得成功的秘诀,即“一招鲜,吃遍天”。

  “一直以来,海天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酱油的主业做好。”张欣介绍说,海天之所以能做到今天的地位,一是得益于“老字号”的品牌积淀,二是只专注于做调味品,深耕出来的核心竞争优势,逐渐演化成为了门槛,形成了护城河。

  关注海天味业的人会知道,“海天”的品牌经常会出现在一些主流综艺节目中,比如《最强大脑》《极限挑战》《跨界歌王》《吐槽大会》《奇葩说》等头部IP等,海天是它们的赞助商。

  这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误认为海天通过巨额的广告费用进行推广,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成本支出。据海天味业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的广告费用为5.02亿元,占全年22.36亿元销售费用的约五分之一。

  “公司在销售费用方面的大头是物流运输费用,加起来占销售费用接近一半左右。”张欣告诉记者,曾有人建议公司成立自己的物流运输团队,不需要进行外包从而可以节省费用。不过,公司的决策就是只专注于做好调味品主业,不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部分,能外包的都进行外包,心无旁骛。

  再比如,在主要原材料大豆上,海天使用的每一粒大豆,都是采用东北产地的大豆,因为东北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这也是延续了300多年来的传统,海天从未改变。这只是保障品质最基本的一环。

  在制作工艺上,尽管海天在生产环节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化先进设备,但传统工艺则全部予以保留和改进,在各个环节采取精细化管理,所有风味方面也得到传承。

  “将大豆的营养成分转换为酱油的营养成分,海天的转换率高出行业平均多个百分点。这是拥有核心发酵技术的结果。”张欣说。

  据介绍,海天味业的酱油、酱等多个品类的产品都是通过传统的天然发酵技术酿造生产的,为了保持产品的独有风味,公司始终坚持传统的生产工艺,坚持天然阳光晒制,将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确保春夏秋冬、每个批次的产品风味一致,用科技来保障产品的食品安全、口感美味、质量稳定。

  “这也是海天的两大王牌产品——金标生抽和草菇老抽能畅销数十年的秘诀所在。在专注立足于酱油、蚝油等主业同时,海天也开始有意识地拓展其他调味品类。目前,海天味业有200多个单品,通过跨品类并购以及研发创新等方式,向腐乳、醋、火锅底料、拌饭菜等品类拓展。

  海天味业计划三到五年内能够将这些非主业品类的调味品的占比,从当前的不足10%,提升到15%以上,助力公司的总体稳步发展。

  创新赋能传统

  如果你置身于海天味业的生产基地,你或许无法相信自己来到一个酱油制作的基地。因为在这里,没有你想象中工人们繁忙的景象,也没有你想象中机车来回穿梭的场面。

  来到这个占地3000多亩的制酱工厂,你首先能看到的是一个儿童乐园。而且,这是一个正在申请的4A级的景区——娅米的阳光城堡。

  阳光,是海天制酱的重要一味原料。所以,海天也精心打造了这样一个庞大和开放的“阳光工厂”。在这个阳光城堡里,海天的整个生产流程可以一览无遗。所以,也有人说,海天味业是酱油中的“迪士尼”。

  全自动生产线、无人仓库与壮观的晒场,连成了一座“透明工厂”。卡通的童趣味、国学的文化味与飘在空气中的酱香味,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视觉和嗅觉的同时冲击,颠覆着来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对制酱这一传统产业的认知。

  “在海天的第三个五年规划中,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领先,另一个是科技领先。”张欣向记者介绍说。

  科技是核心优势,通过科技来保障品质,品质保证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就能带来利润,这是海天味业不断巩固龙头地位的逻辑所在。

  传统和创新,看起来是一对颇为矛盾的词汇。但在海天味业,却找到了弥合和贯通。

  张欣介绍说,海天是一家传统产业企业,但特别注重创新,不断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海天不会为了创新而去贸然创新,而是切合实际与业务相结合地去稳步创新。”

  海天在很早前就有创新的实践。1961年,海天建成了第一座水泥晒池,开始了以池代缸的发酵酿制酱油的实验,成为海天对我国酱油产业的第一个贡献;1971年,第一台国产酱油真空注瓶机在海天问世;同年,第一条酱油自动包装流水线建成并投入使用等等。

  进入新世纪后,海天又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改造。从2002年到2014年间,海天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投资资金累计达到50亿元,每一次的技术改造,都是在不断积累先前的经验上,秉承工匠精神,不断地摸索和提升。

  “科技立企”已经成为海天味业的战略。公司表示,将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的再发展,加快前沿技术、核心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打造技术竞争壁垒,抢占竞争高地。继续加快推动企业向数字化、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加快信息技术业务裂变,推动企业内部业务链价值再造。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天味业的产能利用率在98%左右,已处于饱和状态。公司正在进行新的技术升级改造,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谋划新的产能,升级改造后可以释放100万吨新的产能,以保障未来公司的发展需要。

  同时,2019年,海天味业还将开始逐步完成对高明基地的增资扩产项目,加快江苏基地产能释放和项目二期建设,加快布局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