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占比达50%以上 微芯生物在研新药梯队丰富

2019-05-29 07:44:5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祁豆豆

  编者按:科创板渐行渐近。5月27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启动,首批上会的科创企业名单出炉,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三家企业拔得头筹。

  这三家企业并非首批进场的“考生”,却率先脱颖而出。何以能“后发先至”?它们的科创定位、属性、成色如何?昨日,上证报专访了行业分析师、创投机构及中介机构,多角度聚焦这些拔得头筹者。后续本栏目将持续通过采访各行各业专家,畅谈陆续上会的科创公司之优劣点。

  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科创“考生”,微芯生物在科创板的“考场”可谓后劲十足、遥遥领先。从“41问”到“14问”,它第一个进入“复试”;从“14问”到“3问”,它第一个完成“三试”,考卷的一次次精简,意味着答题一次次规范、准确。手握“第16号”序号牌,却在36个工作日内跑进首批上会名单,微芯生物的科创速度从何而来?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微芯生物的科创属性和成色又有几何?

  昨日,上证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券商研究员、律师和创投机构,他们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微芯生物的研发投入、在研产品储备以及产品线。在专家看来,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50%,在研新品形成梯队,日益丰富的产品线等指标均能反映出微芯生物的科技创新能力。

  微芯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公司主要产品西达本胺是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公司冲刺科创板,本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8.04亿元。

  在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看来,微芯生物在国内小分子创新药生物技术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具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产业化能力,其学术推广和销售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公司共有8款自主原创新药上市或在研,产品梯队丰富。”徐佳熹表示,公司核心产品西达本胺除已获批的适应症外,尚有针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同时,西格列他钠针对II型糖尿病及西奥罗尼用于治疗卵巢癌、小细胞肺癌、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也已进入中后期。此外,还有多款原创新药处于临床早期研发阶段。若此次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将有助于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充产品线,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发展。

  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江浩雄从微芯生物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及其技术先进性、已上市产品的市场地位,研发团队的背景及其研发体系、研发成果、竞争优势等多角度对公司进行了剖析。其中,江浩雄重点关注到两个数据,截至2018年末,微芯生物共拥有员工371人,其中研发人员104名,占员工总数的28.03%。公司2016年至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这一比例远高于主板的创新药公司。综合多角度审视以及两个关键指标比对,江浩雄认为,微芯生物的科创属性较强,符合科创板的定位。

  创投机构的目光则更关注科创企业的未来。基岩资本副总裁杜坤昨日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称:“继公司明星原创药西达本胺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后,另一重磅产品西格列他钠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19年申报上市,有望成为一个新型且更为综合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在其看来,微芯生物研发管线较为完善,拥有针对肿瘤、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条原创新药的产品线,创新研发能力处于行业较高水准。

  杜坤还关注到,微芯生物报告期内的收入增速并没有非常突出。据披露,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1.11亿元、1.48亿元。对此,杜坤向记者分析了背后原因,“鉴于西达本胺目前仅获批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人群较少,经医保谈判后售价又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收入增速表现。”

  不过,杜坤更看重公司产品未来的成长性和确定性。“预计公司未来产品收入的暴增将极大地依赖西达本胺获批于新适应症和公司其他药物的获批。目前看来,微芯生物研发能力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创新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