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王家樑:一步一个脚印,打造环境综合服务商

2019-07-15 07:50: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乔翔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作为一家占上海市生活垃圾总处置能力近80%的专业企业,上海环境的垃圾处理能力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21.7亿元可转债的成功发行,令上海环境站上垃圾分类的“风口”,健康而可持续地发展。

  根据可转债募集资金说明书,上海环境拟募投的松江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等项目,高度契合上海市垃圾分类制度推进的相关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环境能及时“储能”,为这波行业发展蓄力,得益于公司在上海市场深耕多年的积累。

  “目前,公司新项目储备充足,即将进入投资建设的密集期。”据上海环境总裁王家樑介绍,若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将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募资21亿元加码垃圾焚烧等主业

  上海环境成立于2004年6月,2017年3月3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固废行业起步最早的专业环保企业之一。

  上月底,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城投集团委托上海环境建设和运营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宣布正式启用。据悉,老港二期项目配置8条750吨/日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线,设置3台50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全部马力开足后,日均处理垃圾量可达6000吨。

  老港二期的垃圾焚烧,不仅规模扩大,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据公司介绍,每份垃圾进入老港二期进行充分焚烧后,残余炉渣只有原重量的15%至20%。炉渣还可以再进行综合利用,用于生产建材原料等。此外,热能回收最高可达26%,而全球平均标准最高为20%。

  老港一期、二期工程的总焚烧处理生活垃圾达到每年300万吨,约占上海市居民年产生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焚烧发电量每年近15亿千瓦时,为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充分“增能”。

  除了深耕上海市场,拥有本地近80%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市场份额及上海松江、崇明生活垃圾焚烧二期等郊区扩建项目之外,上海环境还积极在全国范围拓展业务,已在成都、青岛、威海、漳州、南京和洛阳等地建成投运了多个生活垃圾焚烧示范性标杆项目,在建的太原、晋中、文登、蒙城、金华、新昌、成都、福州、威海二期和漳州二期等也将陆续建成投产。

  在此次资本市场追逐垃圾分类“风口”的热潮中,上海环境的高“出镜率”,其逻辑就在于垃圾分类的关键词——“干湿分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在餐饮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带来了厨余、餐厨等湿垃圾的迅速增长。王家樑告诉记者,在较快增长的各类城市生活垃圾中,以厨余垃圾、餐饮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垃圾为代表的湿垃圾占据一半以上。在处置能力上,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湿垃圾处理设施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处置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来看,无论是采用焚烧模式还是填埋模式,含水量高达近六成的湿垃圾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比如,混烧湿垃圾不仅不利于资源化利用,而且其水分将使得垃圾热值降低,容易导致焚烧炉运营不稳、氯离子增高、毒性增加等,对进一步控制或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所不利。

  王家樑强调:“换个视角看,这说明湿垃圾分类处理的市场空间仍很广阔。”因此,在湿垃圾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迫在眉睫的背景下,上海环境下一步的“赛道”已然明确。

  根据公司可转债募资说明书,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21.7亿元,将用于上海环境一揽子建设项目中的松江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松江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生活垃圾焚烧)二期工程项目、威海市文登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

  以松江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为例,王家樑告诉记者,该项目投产后,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前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后的末端分类处置问题,而且能显著提高湿垃圾处置效率,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正因如此,上海环境此次可转债募资获得了控股股东的全力支持。上海城投(集团)优先配售10.08亿元,占其可优先配售额度的100%,为此次公开发行可转债总额的46.44%。

  顺应行业趋势推进“2+4”业务布局

  从一家传统的环卫企业,到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环境的行业地位逐步稳固。

  一组数据或可作为佐证:根据《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披露的最新数据,全国2017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为20084.3万吨。上海环境2017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为845.26万吨,占总处理量的4.209%。

  而根据上海市绿化与市容管理局的数据统计,上海环境在上海市经营地区2018年的生活垃圾日处置能力1.88万吨,公司生活垃圾日处置能力1.43万吨,占总处理量的近80%。

  在王家樑看来,这是上海环境顺应环保行业增长趋势、新兴业务增长契机和持续聚焦主业三大要素叠加的必然结果。

  “宏观来看,环保行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王家樑向记者娓娓道来,“除了近年来环保相关政策、法律及法规频出,体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空前之外,近年来全国环保投入维持高位,行业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据介绍,上海环境以生活垃圾处理和市政污水处理为两大核心主业,同时聚焦危废医废、土壤修复、市政污泥和固废资源化(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四个新兴业务领域,近年来,公司正在这种“2+4”业务市场上寻求拓展。

  王家樑告诉记者,以建筑垃圾处理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规模超过世界总规模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建筑垃圾量的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不过,在建筑垃圾总量高企的同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有1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按照目前建筑垃圾的产生速度,若不加以及时处理,届时将占用大量土地,且对土壤和地下水也将造成巨大的污染危害。”王家樑不无担忧道。

  在此背景下,上海环境在此次可转债募资拟投项目中也瞄准了建筑垃圾处理项目——松江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拟投入本次募集资金3亿元。

  “在环保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新项目,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目前公司新项目储备充足,即将进入投资建设的密集期,亟需资金支持。”王家樑坦言融资需求问题,“按照公司的未来业务规划,公司将保持较快的规模扩张和投资节奏,不能仅靠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来满足,还需对接资本市场、创新金融模式。”他进一步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