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 沪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稳中有进

2019-11-01 07:46:5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祁豆豆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沪市主板1495家公司、科创板40家公司三季报如期对外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60万亿元、净利润2.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2%和8.06%,其中近七成公司收入增长、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总体来看,沪市主板公司保持韧性、稳中有进;科创板公司业绩和研发投入保持持续增长,盈利质量稳步提升。

  主板公司营收净利双增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我国经济发展持续面临风险挑战。在此背景下,沪市主板公司主动适应、稳中求进,整体延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6.53万亿元、净利润2.54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7%。其中,约九成公司实现整体盈利,八成公司主业盈利,近三成公司实现5亿元以上净利润。从增速上看,约820家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一倍以上。

  经营质量上,实体企业稳健运营,杠杆率保持平稳,资金流较为健康。前三季度,实体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2.2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现金流上,七成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代表大型龙头企业的上证5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11%,占沪市整体营收和利润的55%、71%。市值百亿以上的480余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10%,展现了大盘蓝筹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涌现了一批持续开拓市场、深耕主业的大型优质公司,如玲珑轮胎、海螺水泥、中国建筑等。

  中小盘公司则主动应变,经营业绩企稳。上证38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96%的公司实现盈利,体现了成长性新蓝筹的韧性。市值百亿以下的1000余家公司中,约八五成实现盈利。

  前三季度,沪市主板公司各主要行业营收持续增长,部分行业业绩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集中在基础消费品、先进制造和服务支撑行业。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净利润同比增长22%、23%;专用设备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纤维制造、运输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净利润约205亿元、59亿元、115亿元、150亿元和192亿元,同比增长42%、41%、33%、21%和20%;传统服务支撑行业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净利润增长17%;金融和地产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和15%。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续增

  前三季度,40家已上市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91.16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85.8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航天宏图、睿创微纳增幅分别高达224%和133%;近八成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交控科技等8家公司增速超过一倍以上,2家公司扭亏为盈。

  盈利质量上,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扣非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经营性现金流合计达40.41亿元,整体现金流稳定,近六成公司本期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反映公司核心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投入上,40家科创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其中8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超过20%,占比最高的3家公司是虹软科技、山石网科和微芯生物,分别达到35%、33%和33%;首批25家公司上市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

  从行业情况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重点行业业绩均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行业实现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44%;集成电路行业实现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35%;生物医药行业实现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增长17%;轨道交通行业实现净利润30.71亿元,同比增长15%。

  夯实未来发展潜力

  沪市主板公司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共计240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其中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71家。同时,实体企业仍在不断拓展市场,与市场渠道相关的销售等费用同比增长8%。投资方面,产业投资信心趋于稳定,长期资产购建支出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实体类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共计约1.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食品饮料、石油加工、有色加工、建筑安装等行业的扩张态势较明显。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对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前三季度,沪市实体类企业税费支出合计1.48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6%,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税费支出相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

  同时,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内外部挑战的情况下,也有部分公司经营承压,出现业绩波动和下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沪市亏损公司占比仅一成,总体占比较低。从原因上看,多数公司的业绩波动主要受经济结构调整、行业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例如汽车、钢铁等行业整体业绩放缓与行业发展下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相符,在经济发展节奏调整进程中难以避免,多数公司也并非自身经营不善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