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国发摘帽首日大跌 摘帽行情遭遇见光死

2014-02-25 08:27:49 来源 中国证券网 | 作者
赵一蕙

  尽管头顶“年报披露期首只摘帽股”的光环,但北海国发却未能避免“见光死”。由于前期股价大涨,北海国发摘帽后的首个交易日大跌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摘帽规则的改变,从去年开始,每年摘帽案例不再如以往那般“金贵”,或许“超预期”的摘帽案例或者有摘帽预期的公司在年报披露上大幅提前,才能体现“独特之处”。

  北海国发于2月18日发布2013年年报,同日一并宣布提交摘帽申请,公司股票由此停牌。2月21日,公司宣布,撤销“*ST”的申请获批,公司自2月24日起复牌,并由“*ST国发”更名为“北海国发”。

  不过,从昨日市场表现看,由于前期涨幅较大且大盘下跌,北海国发摘帽首日的表现可谓“见光死”。公司股价昨日开盘即低开2个多点,此后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于5.17元,跌幅达到8.17%。全天成交量1691万股,创下近期新高。成交额逾8700万元,换手率6.68%。

  由于北海国发在*ST公司里最早一批披露年报,且1月18日已经发布全年预盈公告,因此,其摘帽预期被提前“引爆”并不令人意外——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公司股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并在2月11日创下近期新高5.67元,且在2月17日即年报发布前一个交易日二度触及这一高价。以2月17日收盘价计算,其股价较启动前涨幅已超过20%。

  事实上,这种“见光死”并非孤案。例如今年1月摘帽的*ST成霖,即如今的宝鹰股份,身为今年首只摘帽股,公司股价1月13日摘帽当日下跌6.85%,并在此后又连续两日走低。

  摘帽行情在市场上的轰动效果正在“减退”。以往的摘帽行情,不仅能够让相关公司股价火上一把,甚至还能带动整个ST板块的走俏,但从去年年报披露期开始,这种“带动”效应似乎正在减弱,摘帽股的效应似乎更多只体现在单个案例上。

  事实上,由于2012年年报披露期开始执行新的上市规则,摘帽规则亦有相应的变化。根据原规则,*ST公司即使能够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于第三年扭亏,但如果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表明主营业务未运营正常或者扣非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依然要被实施“ST”。尤其是“扣非后负值”这一条,对于通常靠变卖资产、政府补贴等方式扭亏的*ST来说,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门槛。因此,以往常见的情形是“摘星不摘帽”,即盈利不一定能顺利摘帽,摘掉“*ST”的帽子才显得稀奇。

  但根据现有规则,“ST”的情况一般针对公司的重大风险情况,不再掺杂财务指标,而“*ST”针对财务指标,即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只要上市公司均未不触发,即能够摘帽。以常见的净利润指标为例,*ST公司只要满足“扭亏”,并不触及其他指标,通常都能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由此,去年年报披露之后,出现了一批摘帽公司。而据记者初步统计,未来有不下30家公司也同样有摘掉“*ST”帽子的预期,尽管其中相当比例公司仍是通过政府补贴、资产处置等方式来保壳盈利。

  另一方面,类似于宝鹰股份这样的案例的出现,也使得发布年报不再是摘帽的唯一途径。根据深交所规定,即使不在年报披露期,在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期间,因完成重组并且满足一定条件情况的,亦可以摘帽,这使得“只有在年度报告发布后才能摘帽”的惯性思维被打破。

  因此,投资者更应该对上市公司的摘帽成色进行辨别,需考虑公司摘帽是否“出乎意料”,或者摘帽时间点提前等“超预期”因素,理性看待这一情形,切勿贸然追逐摘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