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新三板公司近两月零成交

2014-02-28 09:09:18 来源 证券时报 | 作者

  这边是急剧扩张,那边却成交惨淡,被寄予厚望的新三板市场正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证监会日前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全国新三板公司数量超过640家,总市值接近1300亿元。尤其是今年1月24日266家公司集体挂牌新三板后,新三板规模急剧扩张。业内预期,参照目前新三板的扩容速度,年内新三板公司有望直逼千家。

  不过在新三板容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其交易情况仍不容乐观。以昨日交易数据为例,649家新三板公司成交总额不足500万元,事实上自从1月24日新三板集中挂牌出现交易井喷(成交1062.76万股,共6493.42万元)后,新三板日均交易量便呈现走低态势,逐渐恢复至新三板扩容之前的情况。

  据Wind数据显示,半数以上新三板公司近两个月未曾发生交易,多数公司自挂牌新三板以来,仅首日发生成交,此后则一直有价无市。相对于沪深股市而言,新三板流动性严重吃紧,客观上影响了新三板的市场功能。

  实际上在新三板全国扩容之前,交易清淡问题曾长期困扰新三板,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三板始终未能引起大面积关注,记者从一位从事新三板工作的券商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新三板市场并不开放,对投资者仍有较多限制,如资金要求及交易规则等,散户性质的潜在投资者无法进入新三板交易。此外,新三板公司股东人数有限,股权高度集中,市场中缺少流通筹码,投资者也无法进行正常交易。

  资料同时显示,超过300家新三板公司流通市值低于1000万元,约200家公司流通市值低于100万元,这些公司虽然在新三板挂牌,但等同于不流通,也影响了市场交易。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由于很多新三板公司交易低迷甚至长时间不交易,这些公司由此缺乏定价依据,对股权转让的公允价值产生影响,也不利于券商投行部门开展工作。

  针对上述现状,新三板管理层曾展开三项举措改善流动性,如鼓励和支持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设计推出面向普通投资者和投资于新三板公司的定向及组合产品,同时引入商业银行,管理层希望通过完善的金融系统为新三板加温。

  与此同时,新三板正在尝试引入做市商制度,目前的消息是做市商制度有望于8月份推出。据业内预测,该制度将有望缓解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中科软、中海阳、现代农装、中搜网络等近乎全流通的新三板公司而言。

  也有业内人士呼吁,新三板交易制度应该突破主板思维,不应以交易为目的,更不能成为IPO孵化器。值得一提的是,沪深交易所在成立之初也通过多种举措活跃交易,而当前新三板的交易困局或许正如同刚成立时的沪深股市,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新三板功能,必要的交易量显得尤为重要。(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