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朱兴明:实践科学兴邦 不受资本诱惑

2019-10-14 07:4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德坤

  当你走进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的办公室,可以看到一块牌匾上写着“厚德载物 科学兴邦”。朱兴明介绍,2007年春节,他的高中老师将这八个字赠给了他,勉励他践行这个期望。

  汇川技术确实在践行这个期望。自2003年成立至今,汇川技术一直从事工业自动化的主业,并且常年将超过10%的营收投入研发,为的就是抢占技术高地,不断开拓主业边界。

  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汇川技术必须面对资本的诱惑。时常有投资机构游说汇川技术多做并购重组,朱兴明的态度很坚决,“任何一家公司,一定要按自身和行业的发展规律办事。”

  近日,上证报记者专访了朱兴明,希望借此了解汇川技术面对各种诱惑,将会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对于助力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汇川技术又有何经验可循?

  研发越投入越有甜头

  13.63%,这是汇川技术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自2003年成立至今,汇川技术常年将10%以上的营收投向研发。

  研发投入占比明显高于国内众多企业,源于汇川技术从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属于制造业中的核心零部件。例如,在海上风电的发电机控制系统,就是汇川技术的工业自动化产品,能够控制风机扇叶的变桨、调节风机发电的方位,从而提高风机发电效率。

  “中国制造要发展,核心零部件一定要发展。”朱兴明介绍,中国制造业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与发达制造业国家或地区还有明显差距。

  1993年来到深圳的朱兴明,进入深圳华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参与了大量引进国外制造业设备的工作。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朱兴明当时便站在了世界制造业巅峰的视角上来看待。

  工作四五年后,朱兴明对国外制造业设备的应用逐步熟稔,他开始思考:“(这些制造业设备)啥时候能够国产化,不要老花外汇。”

  这是汇川技术高比例研发投入的原因。“越投入越有甜头。”朱兴明称,汇川技术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接近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这些技术拓展了汇川技术的业务范围。朱兴明介绍,从已经发展好的领域,通过技术延伸去拓展一些强相关领域,公司业务就能从纵深和横向获得比较立体的发展,真正实现发展一个领域、培养一个领域的循环式发展。

  而在当前,汇川技术的业绩不算亮眼。2019年上半年,汇川技术实现营收27.19亿元,同比上涨9.96%;归母净利3.99亿元,同比下滑19.67%。

  朱兴明表示,汇川技术不能保证业绩持续增长,因为外部环境有周期。但是,在研发投入上,汇川技术在相当长的阶段,都会保持当前的高比例。

  在外部环境下行期,汇川技术特别重视投入研发,类似于冬天和春天栽培种子,增强土壤肥力。这是在周期上行时,汇川技术有亮眼业绩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汇川技术的研发投入,是让各个业务“吃大锅饭”。

  汇川技术一直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公司在重点培育或新探索的领域,研发投入占比相当高。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占比,公司就达到该业务营收的30%。

  朱兴明认为,公司要在一个领域发力,就必须有高强度的资源投入。表面上看,公司进行了大量投入,其实背后获得了很多智慧。

  这成为汇川技术成立至今,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朱兴明称:“他们并没有因为大量的研发投入,从而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是另一个战场

  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的领军企业,汇川技术进行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后,不得不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我们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战场来规划。”朱兴明称,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重要部分,并且比企业过往争夺客户要更复杂。

  2016年,汇川技术研发出了一个领先的产品,并获得了国际客户的认可。在相关团队非常欣喜的时候,朱兴明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朱兴明说:“少则一年,国内厂家就会对这个产品发起进攻。”

  团队成员不以为然,他们争辩说,这个产品的研发难度很高、技术环节很多,至少可以领先竞争对手5年。

  到了2018年,一切如朱兴明所言,有一个厂家生产出了类似产品,对汇川技术的原有产品形成了威胁。

  这是创新型企业要面对的共性问题。朱兴明解释,当企业变得越大越强,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研究对象。一旦研发出新产品,很快就有竞争对手去复制,这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中难以避免。

  既然是另一个战场,企业就必须形成战斗力。朱兴明认为,战斗就是进攻和防守,进攻是创新永不止步,当竞争对手模仿你的第一代产品,你的第二代产品就可以推出;防守要做到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既是维护公司自身声誉,也是防止被竞争对手攻击。

  这成了企业当下的一个重要应对方式。朱兴明感受到,虽然国家在逐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成立了很多专业法律机构,但是很多职能部门还无法做到完全配套,在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取证、审理、执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过,中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仍被看好。

  朱兴明认为,中国要建立创新型社会,如果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不强,创新型社会就难以推进。汇川技术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贸易摩擦,倒逼中国制造业智能升级和扩大内需,进一步发展自主科技创新和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

  加强公司治理是智慧建设

  汇川技术突破众多技术的另一面,却延误了发展精细化管理的机会。

  “我们前几年在这方面(精细化管理)做得不是很好。”朱兴明坦率地说,中国企业要迈向更高阶段,跟世界上的强手竞争,要特别强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朱兴明介绍,汇川技术在之前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的高地上占领,在技术的洼地上弥补。这导致公司行政化领导的色彩较为浓厚,很多规则流程都不够明确。

  目前,汇川技术已深度关注公司治理。2019年,是汇川技术的组织变革年。近期,汇川技术签下了一单大额的管理咨询合同,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管理咨询专家给公司梳理精益思想和体系。

  “一家公司如果不进行治理投资,那么这家公司的智商不会很高。”朱兴明认为,研发是技术和产品智力的投入,而公司治理的投入是对公司的智慧投资。

  汇川技术要达到的精细化管理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帮助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用知识赋能的流程。通过这三个方面重塑业务流程,建立组织架构。

  而以前传统企业是先有组织架构,再去建立流程。朱兴明觉得,组织决定流程,或者组织切割流程,会产生很多问题。

  中国企业大都适应行政化管理,由有行政化职务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公司,这让朱兴明觉得,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会出现瓶颈。汇川技术要形成的业务和决策流程,是80%由专家决定,决策规则遵循科学化、体系化的原则。

  尚在探索公司治理的汇川技术,对于人才管理本着三个准则——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朱兴明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转换为企业家的看法是,企业人才有安全需求、激励需求和发展需求。他认为,企业要有制度设计,解决人的问题,再来解决人的价值创造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意味完全照抄西方的管理思想。曾在华为工作的朱兴明看到,华为能形成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是在引进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后,结合了自身实践经验,才会出现徒弟打败师傅的现象。

  有钱不一定代表成功

  不同于华为的是,汇川技术是一家上市公司,资本的诱惑时常伴随左右。

  2014年至2015年,是A股的并购重组高峰期。没有盲目进行并购重组的汇川技术,让当时汇川技术的机构股东坐不住了。

  汇川技术的一家机构股东的一位总监,曾游说朱兴明:“朱总你这个太让我们失望了,人家搞并购弄得风生水起,你这样我们就要离开你。”

  朱兴明不为所动。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要真正形成价值投资,企业要结合长短期利益,汇川技术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而盲目做大。

  朱兴明觉得,并购要坚持企业的发展规律,做战略性并购,而非财务性并购。类似于砌墙,不是每块砖垒上去就行,砖和砖之间要有黏合剂,否则这堵墙被风一吹就会倒。

  随后,汇川技术的个别机构股东用脚投票,大比例减持了汇川技术股份。同时,资本市场迎来下行期,进一步对汇川技术的股价造成了不利影响。

  但是,朱兴明坚守制造业的初心并未动摇。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一辈子只能做好制造业这件事,其他事情干不好,也没必要去做。

  朱兴明觉得,并不是有钱就是成功。一个人有幸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要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多项被卡脖子的技术中,包括核心工业软件。在该领域的缺位,令中国的智能制造陷入了“成长的烦恼”。而汇川技术的大量研发投入,正是在弥补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差距,包括了工业软件和产品工艺。

  朱兴明称,中国现在被卡脖子的技术太多了,既然是上市公司的领路人,就要在自己的领域解决相应问题,这比多挣钱更有意义。

  汇川技术仍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行,而“厚德载物 科学兴邦”这八个字,也会继续陪伴朱兴明。他的高中老师知道,朱兴明带领的汇川技术,有能力践行这个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