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新晋诺奖得主闪耀媒体会 朱棣文打听“外星人”行踪

2019-10-31 07:3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覃秘

  “我们知道你们得奖是因为确认了太阳系外有行星,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这些系外行星上面有没有生命?如果有的话,是不是高级生命?”提问的是朱棣文——著名华裔科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月30日下午,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媒体见面会,四位新晋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格雷戈·塞门萨(Gregg L. Semenza)、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集体接受媒体的采访。朱棣文作为主持人,率先提问。

  “是不是真的就能够找到别的星球上的生命?我觉得这个是不确定的。”迪迪埃·奎洛兹回答说,既然已经发现了系外行星,那我们就不再是(太阳)系内的生命,而是宇宙的生命。随着物理化学天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到未来我们必定会得到一些关于生命的答案。

  米歇尔·马约尔似乎更乐观。他说:“我们确定有很多的星体是适合生命存在的,整个宇宙中有数百亿颗星球,肯定会有这种可能的合适组合,但我们要先思考一个问题:生命究竟是宇宙演变中正常出现的一部分,还是非常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只是在我们这里发生的?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但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维度的问题。”

  据了解,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是师徒关系,借助光谱学的高速发展以及光纤材料的进步,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工具,并于1995年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开启了天文学革命性变化。迄今为止,银河系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

  对于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威廉·凯林和格雷戈·塞门萨,朱棣文的问题是:他们是怎么取得这一重大发现的?据了解,威廉·凯林、格雷戈·塞门萨和彼得·拉特克利夫,通过研究细胞缺氧反应的机制,揭开了氧气对细胞活动的具体影响,成为治疗癌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新希望,医药界已经据此推出新的药物。

  两位参会的获奖者将成果归因于人类在生物化学、生物分子学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研究问题通常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问题开始,先发现问题,然后去寻找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另一种是熟悉某些技术,然后再思考用这些技术可以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威廉·凯林说,他还是倾向于先理解事物的原理,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新技术的应用,譬如能生成海量的数据,也许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是,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否与普通人不太一样?

  “好奇心都是一样的。”米歇尔·马约尔说,绝大多数人在抬头看天空的时候,可能都会好奇这个闪亮的星星是什么,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基于根本的好奇心。”

  格雷戈·塞门萨说,作为科学家,可能在看待世界时会戴上特殊的眼镜。“我们经常会问,现在看到的东西跟我们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会试图从自己工作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所看的东西。”

  “我们对天文的研究,也能够加深我们对于地球的了解。”迪迪埃·奎洛兹的答案相当浪漫。他说,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不在地球上,其实在宇宙中,因为在宇宙里能够找到最冷的地方、最热的地方、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有密度最小的地方。“整个人类继承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因为当初有一颗好奇心。”

  威廉·凯林回答说,在他看来,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兴趣解决非常有意思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