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围猎到共生 科创新时代的资本之“变”

2019-12-17 07:34:5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婷

  大洋彼岸,40多年前,硅谷与纳斯达克擦出火花,通往信息时代的大门就此打开。如今,全球追逐创新的目光集中在中国,哪里是下一个硅谷,谁将是下一个纳斯达克,成了亟待回复的命题。

  “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合二为一’,科创与资本如何有机结合,才是关键。”在上海证券报最近一期《直面掌门人》节目中,来自张江高科、博通集成、美年健康、北极光创投、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的各界精英给出了真知灼见,他们从产学研投各个维度,解读科创与资本的关系,为中国梦、科创梦的腾飞建言献策。

  “让子弹飞一会儿”

  硅谷投资教父、天使投资人Peter Thiel最初投了Facebook 50万美元,获得回报超过两万倍。他的投资理念中有一条:“什么事情是你坚信而大多人不相信的,就是最好的机会。”

  “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非常认可Peter Thiel的投资理念,“我们希望与创业人是伙伴关系,能够在多个领域、多个维度与被投企业做一些互补。”

  今年,北极光创投投资的安集科技、沃尔德、山石网科相继登陆科创板,其中,安集科技、沃尔德分别是北极光在2011年、2014年投资的项目。最终,“等得起”的北极光创投与公司达成双赢。

  “我们经常会和被投企业做战略讨论,分享对未来的看法,从而帮助被投资企业对接产业链资源。”杨磊认为,重要的是陪伴企业共同成长。

  在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看来,需要为创业企业提供“保姆式”的陪伴,而这也正是企业的诉求。

  博通集成董事长张鹏飞认为,创新不能离开资本,不同阶段的投资期望也不同。他坦言,创新型企业融资不仅是为了获得财务支持,越懂得行业的投资人越容易拿到好的项目,也越能够得到好的合作。“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本,都应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创新、产业,这三个要素要保持良性互动,资本激励创新,创新促进产业,产业吸引资本,进而回馈资本,建立良性健康的循环。”

  对此,刘樱坦言,自己的团队每天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张江高科要从“高、科”上寻找到突破口——“高”就是高端赋能,“科”就是科学发展,简单的两个字正概括了创业者心中所求和资本转型的决心。

  以资源之“聚”襄助技术之“长”

  保姆式陪伴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巨婴,在创业初期,资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资源禀赋助力初创型企业成长,为创始人的技术之“长”补齐其他配套“之短”,更快站稳赛道,这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行业颇具代表性。

  “真正全能的创业者很少见。”刘樱坦言,很多创业者是技术出身,要求面面俱到、样样皆知不可能。对于创业者缺乏的技能,张江高科有针对性地提供保姆式服务。“张江高科主要是做创新的生态和平台,只要创业者需要平台上的资源,我们就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

  张江高科还投资了一些科创型企业。“创始团队要懂得从1做到100,而我们是帮他们从100变成10000000。”

  日前,由张江高科牵头发起组建的张江科学城创投先锋联盟宣布成立。这预示着,张江高科在助推张江创新生态圈的进程中,搭建了更加便利、高端的互惠互利合作平台。刘樱表示,联盟将重点关注核心硬科技方向,如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未来,张江高科将和行业领军机构、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一起,搭建张江科创生态系统,携手更多科创力量,打造科创、资本、资源等多要素融合的生态圈。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表示,国有资本已成为科创板企业背后最重要的资本构成。国有企业通过国有资本为创业早中期的科创企业提供各方面支持。以张江高科为例,其通过提供园区、金融、资本、产业、人才在内的多样支持,赋能科创企业,与之共同成长。“希望更多科创企业携手国有资本,拥抱国有资本背后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实现科创与资本的有机结合,这是非常重要的。”罗新宇说。

  借势科创板“破冰开路”

  张鹏飞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过去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后发优势,如今,产业已经到了必须自己“破冰开路”的新阶段。

  “科技创新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对于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来说,过去20年每年得以保持平均20%的增速,显著领先于其他国家,除了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后发优势。”张鹏飞坦言,如今,企业必须自己破冰开路。“破冰开路就是自主创新,虽然很难,但是我们必须做,因为在别人的航道上永远不可能超越和领先。”

  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是如此。在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看来,虽然生命科学领域不一定后发制人,但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生命科技要实现突破,数据和样本获取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在预防医学平台,我国2018年3000万人次的健康体检数据是巨大的。同样的产业模式在美国却行不通,因为个体的成本会非常高。其次是场景,中国的医疗场景比美国更丰富。疾病的早期检测,基因、肿瘤的筛查,还有与智能硬件相关的基于大样本、大数据的疾病早期预测,中国在制度、人才、数据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俞熔表示。

  张鹏飞认为,科创板的推出意味着中国创新创业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是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呼吁,企业、资本、产业、政府一起努力,真正做出世界一流的企业。

  产业资本在行动

  新机会的诞生让站在产业最前端的龙头企业焕发“生态力”,跻身产业投资的操盘手,帮助长尾行业的创新企业发展。

  俞熔坦言,美年健康正在寻觅生命科学领域的“小巨人”,肿瘤早筛便是一个关键方向,公司已经在扶持一些做肿瘤早筛的企业。“只要企业技术有突破,市场和渠道都不用考虑,审批和证件的申请方面我们也可以提供帮助。”他坦言,“生命科技和生物医药并非完全的资本驱动型行业,外围的因素尽量由投资人来多做一些,让创业者集中精力攻克技术关,未来优秀的(投资)平台更需要具备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更懂行业,更懂创业者,成为垂直领域产业投资者的巨大优势,这也在倒逼专业机构加快自我完善。罗新宇认为,科技创新是要素的集成,如何激励更多要素参与科技创新非常重要。

  他建议,国有基金应更多投向早、中期创业企业,通过类似张江高科这样的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除了空间载体之外的金融、产业、人才等服务。此外,应改革当前国有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融入机制,从考核周期等机制设计上推动国有资本与科创企业共成长。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表示,科创板的推出为企业的上市端提供了资本平台,但在企业前期的发展阶段,除了天使资本和风险投资,也需要私募资金在技术产业化阶段发挥作用。

  “现阶段,私募基金真正投资在科技行业中的比重较小。”黄奇帆建议,私募基金需要增加长效资金的来源,并加大在高科技风险投资方面的比重。此外,还需推动资本在企业成长时期的A、B、C轮中发挥效应,而不仅是押宝企业上市前的“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