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退出渠道更畅通了 创业板改革激发创投加码挖掘新兴产业

2020-06-18 07:34:5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我本月已经出了三次差,目前正在深圳看一个机器视觉项目。”6月17日,上海一家创投机构的投资基金告诉上证报。伴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进入申报受理阶段,创投机构出差更频繁了。

  注册制坚定地向存量市场迈进,投资链条“募、投、管、退”中的“退”环节变得更加通畅,大大地提振了创投机构的积极性。据上证报了解,5月份以来,创投机构一方面在加速推进被投企业的IPO进程,另一方面也启动了新一轮的项目投资,开始全国到处看项目,一些机构已经在募集新的基金。

  退出更畅通 创投机构加码投资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落地,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预期,即资本市场朝着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改革的脚步没有停,注册制这个大方向没有变。这也是最近更多投资人、投资机构打算加码投资的原因。”深圳一家大型创投机构高级投资经理表示。

  作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创业板改革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且在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同步实施注册制,同时配套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基础制度,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注册制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

  目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进入实操阶段,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发行节奏均变得更加市场化。本次改革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设置了更为多元、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允许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并为尚未盈利企业上市留下制度空间。此外,注册制下,创业板新股发行上市节奏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发行窗口,新股发行常态化。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上市可行性是创投机构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标准,在A股IPO是创投机构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便捷的上市渠道,创投机构的退出也将更有保障,这将刺激机构们加大力度投资早中期的高新技术企业。

  前润母基金董事长向阳也认为,注册制试点范围持续扩大,未来上市通道有望更加顺畅与快捷,将使得投资链条“募、投、管、退”中最关键的“退”环节变得更加通畅,这将吸引更多投资人、投资机构更积极地参与进来,中小企业也将因此获得更多股权资金支持,这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创投机构的风险投资解决了许多创业企业起步、成长的资金来源,而资本市场则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实现风险资本增值与新一轮的投资循环。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创业板483家公司在上市前累计获得394.58亿元的创投机构投资,以目前股价模拟测算投资增值达12.45倍,这些创投资本退出后又重新投入早期阶段的创新创业企业,实现创新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注册制将使这种投资循环更加高效。”有创投人士指出。

  大湾区企业对申报创业板兴趣浓厚

  “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对申报创业板兴趣显得更加浓厚。”深圳一家中型创投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创投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被投企业的IPO进程。“我们在大湾区投的一部分是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融合较深的制造业企业,一部分是生物科技类企业,比较符合创业板的定位,现在一部分被投企业已经在准备创业板IPO。”

  有分析人士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作用的有力发挥密不可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直接提出创业板改革的具体要求。创业板改革将帮助大量未上市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提质增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本次改革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定位,明确提出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度融合。“对于技术特别领先的硬科技企业而言,现在有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两个选择;而对于所属赛道偏传统同时又在往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项目,我们一般建议他们去创业板。”一位投资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