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成长新动能 创业板2.0正式启航

2020-08-24 07:46:5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挂牌上市,又一个历史瞬间镌刻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画卷。作为撬动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关键之举,创业板改革让多层次资本市场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创业板2.0正式启航。

  自开板之初就被赋予支持创新创业重任的创业板,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当下,承接了新的使命责任,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构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搭建产业迭代跃升的“起跳板”,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同时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使命在身、重任在肩,过去4个月,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深交所及市场各方全面对标科创板,星夜兼程,对创业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制度升级。全新亮相的创业板,定位更加清晰,制度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全面迸发。

  “可以预期,创业板‘增量+存量’市场同步试点注册制成功后,注册制将在A股全市场铺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得到更好解决,资本市场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发动机之一。”中国上市公司论坛主席、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认为。

  星夜兼程 构建中国新经济发展“加速器”

  越是环境复杂,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不断深化改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而至,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育新机、开新局的关键之举,创业板改革逆势扬帆。

  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6月12日,全部业务规则正式发布;6月15日、6月30日,深交所先后开始受理在审企业和新申报企业申请;7月13日,创业板上市委召开第一次审议会议;7月24日,首批4家企业获证监会同意创业板IPO注册;7月25日,深交所技术系统完成改造并上线启用;8月24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挂牌上市……

  为了让创新成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持,创业板改革可谓星夜兼程,跑出了“深圳速度”,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创业板从1.0到2.0版本的迭代。

  截至8月20日,深交所已受理533家各类申请,其中首发上市申请365家,再融资申请160家,重大资产重组申请8家。在承接证监会前期审核成果基础上,18家在审IPO企业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从交易所审核到证监会注册生效的全过程,幸运地成为注册制下首批到深交所上市大厅敲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全新亮相的创业板为更多具有成长性的新经济企业提供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数据显示,改革后的创业板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365家IPO申报企业中,约六成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此外还涉及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批发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产业。新申报企业中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也有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行业领先企业,整体覆盖面更广、包容性更强,与科创板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总体符合“三创”“四新”板块定位。

  “在培育孵化创新创业企业、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企业做优做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资本市场当有所为,也大有可为。”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说。

  创业板设立近11年来,坚持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目前,在创业板全部上市公司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过七成。创业板公司年均研发强度超过5%,持续高于A股平均水平,九成以上公司拥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六成左右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107家公司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5家公司拥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继续做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位创投机构的创始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出了他对创业板2.0的期许,“希望创业板用高效的服务,让更多潜在的‘伟大公司’能更及时地与资本市场对接,实现跨越式发展。”

  勇担使命 搭建产业迭代跃升的“起跳板”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资本市场迅速补上服务短板。一年前设立的科创板,使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而改革后的创业板,则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对创新企业支持的覆盖面。

  除了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改革后的创业板也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只要它们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创业板也欢迎它们申报。

  “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并不能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区分,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也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创新不仅表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等迭代跃升,也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支持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是创业板的重要使命。”有分析人士说。

  从已受理的365家首发申报企业看,创业板支持覆盖面广泛得到了体现,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划分,创业板申报企业分布于52个行业,其中189家新申报企业涉及40个行业。

  李鸣钟表示,改革后的创业板,将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全力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构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搭建产业迭代跃升的“起跳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这也是我们办事业、抓改革的努力方向。”

  “四明”为帆 勇闯资本市场改革深水区

  科创板被称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则被认为是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

  不同于科创板的“白纸作画”,此次创业板改革是一次贯通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关键性改革,在创业板这个有着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和超过4500万存量投资者的存量市场,注册制需要“试”出新的内涵,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

  汲取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经验,创业板本次制度迭代围绕注册制,同步优化创业板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包括构建了市场化的发行承销制度,完善了交易机制,放宽了涨跌幅限制,完善了退市制度,构建了更符合创业板公司特点的持续监管体系。

  为了稳中求进推动创业板改革,在证监会的部署下,深交所提出了“四明”的要求,即开明、透明、廉明、严明。“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奋力争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双胜利。

  “开明以来之”,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广听民意,让规则被市场接受认同,促进基础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场运行更加规范、更有活力;“透明以信之”,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统一审核标准,明确审核预期,以透明赢得市场各方信任;“廉明以安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守牢廉洁自律底线,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可预期的稳定发展环境;“严明以齐之”,坚持从严治市、从严治所,严格执行制度规则,对欺诈发行、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各方的获得感越来越强。“非常赞!审核理念更加鲜明、审核节奏更快、审核人员工作也更高效和更为人性化。”首批挂牌企业大宏立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德宏,如此评价试点注册制的创业板。

  首批挂牌企业欧陆通董事长王合球表示,有幸能遇上创业板注册制。“我们经历了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全流程,创业板注册制的运行效率非常高。全电子化的申报系统流程简洁明确,审核问答详细且专业,切实做到了高效、透明,为像我们这样高速发展的企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审核进度可预期,审核结果可预期,也让企业能够尽早做好发展规划。”

  “注册制下,企业申报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受理,‘准考证’的发放标准明确,一视同仁。企业从递表那一刻起,什么时间被受理、被问询、提交注册、发行上市等,就已经有了大致的时间表。从审核推进情况看,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确实是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在推进相关工作,这让我们觉得心里很踏实。”北京一家大型投行的保荐代表人表示。

  “在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完善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深交所是看得见市场焦点问题,听得见市场不同声音,包容和支持市场新的东西的。”创业板某上市公司董事长说,“我相信创业板未来会越来越好。”

  【相关阅读】

  上海证券报社论 | 创业板再出发,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步入新时期

  2020年8月24日上午,伴随着首批18家试点注册制企业鸣响开市钟声,创业板市场以崭新的姿态再次启航,驶入改革发展新征程。以此为重要标志,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迎来了优化制度提质增效、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高质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

  以理性投资适应创业板市场新生态

  8月24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改革配套的一系列交易制度调整也正式生效。其中,创业板新股上市后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创业板存量股票日涨跌幅限制扩大至20%等,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息息相关。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挂牌公司风采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挂牌公司风采。“作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挂牌上市企业之一,我们深感荣幸,公司发展也由此站上新起点、迎来新机遇。”大宏立董事长甘德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