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或孕育新机遇新模式

2021-02-02 07:48: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林淙

  在不同的时期,“年”的称谓有所不同。唐虞时称“载”,夏时称“岁”,殷时称“祀”,至周始称 “年”。

  “载”取万物终而复始之意,“岁”是岁星年行一次,“祀”指四时祭祀完结,至“年”字,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这是文字发生学给“年”下的定义,也是人们对穰穰满家、美好生活的寄望与期盼。

  岁月流转,“年”的形象已从最初的独角恶兽,变成了今天的喜庆佳节。过年的形式也在时代变迁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辛丑牛年,就地过年。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用独特的历史笔触在普通人的“日历”上刻下一道难忘的印迹。

  从科学防疫的角度来看,非必要不返乡、减少人员流动,无疑是目前最科学、最理性的行为原则和防控办法。当然,“没有谁认为就地过年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许多漂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个不回家的春节、第一次一个人过的除夕,这也是一次顾全大局的集体奉献,一次拥抱时代的勇敢尝试。

  某种程度上说,就地过年首先是社会发展、技术跃迁的产物。

  网上赶集、在线约饭、云端拜年、见屏如面……数字化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上的阻隔,让我们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够与家人“线上相聚”,来一场跨越千里的“阖家团圆”。

  满满诚意、柔性留人,站在公共服务者的角度审视这一议题,各地政府从点对点精准发放现金补贴,到节日期间保证文旅产品“不断供”,没有强大的财政基础为支撑,没有完善的技术手段做辅助,亦是无法完成这项浩大且繁复的“留人工程”的。

  与此同时,时代对年俗的改写,也从未止步。

  什么是“年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它是爷爷奶奶辈馋了一礼拜的猪肉冷盘,是爸爸妈妈们端坐电视前苦守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孩子们每年都会“翻新”的才艺表演,是年三十晚总会响起的鞭炮声,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此心安处是吾乡。唯有“温情”,永远是不变的底色。

  这种心系着“根”的情怀、这种彼此间的深刻羁绊,是我们民族的集体约定,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是无论你置身何处,无论你所事何业,每每想起都心潮澎湃的力量,是不会为“就地过年”的形式所轻易冲淡的精神纽带。

  当“乡情”撞上疫情,当传统遇上现实,火花四溅中,一场春节消费文化与经济模式上的深刻变革,正在进行时。

  按照传统春节的过法,随着返乡人群大量向中小城市和乡村涌入,大城市在过年期间难免会出现空城的现象,而农村和县城等则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峰。

  可以预见,今年庞大的就地过年人群,将催生出一个与往年截然相反的城市消费旺季。长期积淀下的春节年货固有消费,叠加各地方政府的福利政策、消费券等“组合拳”,有望为各大城市的社会零售消费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春节开年红”。

  另一方面,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员工就地过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返乡造成的来年“用工荒”问题,增加员工的稳定性。以岗留工、以薪留工,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等举措,成为了不少企业放出的“留人实招”。

  这种与过去全然不同的经济形态,向传统春节消费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其背后,还有更多关于“变”的可能性在萌发。

  传统是昔日的习俗,习俗是未来的传统。如同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的年三十从未有春晚相伴;千禧年之前,大家未曾听过祝福短信此起彼伏的响声;10年之前,没人知道集五福、抢红包为何物一样,总有一些新的年俗应时而生、应运而长。

  辞旧岁,守住不变的浓浓温情;迎新年,走向发展中的社会情态,这是一场中国人民“跨越时空”的大型守岁。如是看来,就地过年的意义,绝不限于一场面对疫情的不屈抗争,也是一次向传统习俗的挑战重塑,更是一个孕育经济新机遇、新模式的窗口与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