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没有围墙 达安基因抗疫一路向“新”

2021-02-25 07:49: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祁豆豆

 

 

  广州的冬季暖意融融,比冬日的暖阳更火热的则是黄埔区科学城的体外诊断行业上市公司。

  2020年,一支核酸检测“黄埔军团”从这里崛起,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2021年初,这里依旧车水马龙、机器轰鸣,拔地而起的新厂房、新产线时刻准备着投入后疫情防控时代。

  “从2020年初5万人份/日的产能,到4月份50万人份/日,再到下半年一直保持100万人份/日,产能短时间规模化扩充完全得益于公司从3年前就开始对关键核心原材料的战略储备。”在此次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提质调研活动中,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分享了公司在苦练内功、高效战“疫”中的聚变。

  领衔核酸检测国产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上世纪90年代末推动核酸检测技术在科技部立项,加速技术产业化、国产化进程,再到敏锐地对核酸检测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储备,在何蕴韶看来,这一切似乎都为迎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做好了准备。

  与其他体外诊断技术发展路径不同,核酸检测技术虽然最早在国外兴起,但得益于何蕴韶等人较早在科技部立项,该技术在国内的产业化发展迅速,并让以达安基因为首的一批试剂企业快速壮大,在技术、产能、价格等多方面占据优势,形成此次疫情防控的“主力军”。

  前沿的技术如一把利刃,让达安基因在战“疫”中勇往直前。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达安基因高效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成为全国首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通道的7家企业之一,并于1月28日通过审批获证。

  庞大的产能似坚韧的“盔甲”,让达安基因在战“疫”中所向披靡。面对激增的市场需求,公司全力生产将试剂盒生产能力从标准产能5万人份/日快速提升到30万人份/日、50万人份/日,最高峰值超过150万人份/日,充分保障市场供给。

  何蕴韶不曾想到,20多年前在科技部立项时选用的“核酸检测”这一名字,如今竟在国内家喻户晓。而经过疫情的“大考”,达安基因也进一步夯实了在PCR(聚合酶链反应)市场的龙头地位,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这场战“疫”更考出企业的良心和担当。在强大的技术和产能支持下,达安基因不仅在国内各省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集采招标中全部中标入围,更带头把价格降下来。“我们管理层达成共识,只有把价格降下来,政府资金在疫情防控的重大措施调配中,才能够做到位。去年2月,在新冠核酸检测还是200元时,我们主动在广东省政府防御物资储备中,将价格降到50元。”何蕴韶告诉记者,在湖北省率先启动的国内首次新冠试剂集采招标中,公司进一步将价格降至19元左右。“武汉人民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们想用产品给予武汉人民支持。”

  实际上,达安基因并非孤军奋战。在黄埔区科学城的大本营,还有很多像达安基因一样冲在一线的核酸检测“卫士”。过去1年,达安基因共向全球140多个国家供应检测试剂,中国核酸检测的最强音从这里唱响全球。

  坚持没有围墙的创新

  达安基因与生俱来携带着创新的基因。企业创立源于大学教授的科研成果,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科研平台,公司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形成了传染病、优生优育、精准医疗等多条产品线全面布局的体外诊断产业格局。2004年8月9日,达安基因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广东高校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凭借校企天然的科研优势,达安基因创新的步伐总是遥遥领先。2005年以来,公司产品多次获得广东省专利金奖、科技成果产业化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在公司的研究院,与朴素简约的装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陈列厅四周硕果累累的专利墙。

  68岁的何蕴韶正是公司科研攻关的领军人。他曾多次担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重点攻关项目、863项目负责人或指导者。多年的技术攻坚经验让何蕴韶逐渐意识到,无论核酸检测技术还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学家团队大多集中在高校,想要容纳更多的科技人才,并不一定要把他们请进来关起门做研究,而是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式与其合作,让高校专家走进来,也要让科研人员走出去,双方共同促进应用科学产业化。

  “我们的高校科研队伍中有不少人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但当技术成果推介到企业时,结果却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按照产品的要求还远远不合格。”为解决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的痛点,加速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何蕴韶积极推进“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的建设,为达安基因自主创新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模式。

  打破围墙,开放合作;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推动下,达安研究院自主创新力度与日俱增,不断完善高效、开放的研发平台的建设,不断提高运作效率,促进分子诊断技术、免疫诊断技术等技术平台的产业化水平,将高效的研发体系构筑成公司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一路向“新”,高质发展。2020年,达安基因在战“疫”中交出一份新成绩。受疫情对核酸检测试剂产品需求大幅增长的影响,达安基因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5.60亿元,净利润约15.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3.61%、1817.41%。

  迎国资新主创产业新局

  伴随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浪潮,达安基因去年底迎来国资新主。高校基因融合国资血脉,达安基因将孕育怎样的产业新局和健康蓝图,备受市场瞩目。

  根据此次校企国资改革的方案,达安基因实际控制人中山大学将其所持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含持有的达安基因16.63%股权)无偿划转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人民政府直接持有广州金控集团100%股权,本次无偿划转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在何蕴韶看来,本次无偿划转有利于促进公司紧抓高校企业国资体制改革的发展机遇,加快战略布局,引进更多战略资源,促进公司整体发展。在广州市政府的引领下,未来达安基因将努力打造成为广州市国有科技型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示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事实上,达安基因在10年前就利用1000万元自有资金设立了科技投资公司,积极进行产业孵化和战略布局。一方面,公司聚焦于临床诊断技术和产品,坚持以产业投资方式推进产业链发展的模式,促进创新,培育产业,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一批被注入达安基因血液的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并先后步入资本市场,进一步壮大了国内体外诊断市场。

  据记者了解,10年来,达安基因直接及间接参股投资的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在新三板挂牌的有15家,安必平等3家公司已上市,还有多家企业正在进行IPO前的融资,预计未来3年还有更多企业将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守望相助,共生共荣。何蕴韶认为,以产业投资推动核心产业链发展,也是达安基因作为体外诊断行业龙头企业的使命与责任。“由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孵化更具优势,作为企业我们更了解中小企业的痛点、短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实验室、帮助企业报批、委托生产等,进行全产业链的孵化。”何蕴韶坦言,希望达安创新的基因能够得到复制,逐渐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孵化器。

  改革春风拂面,达安基因也一派欣欣向荣。在达安研究院调研期间,偌大的货梯总是满满当当,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忙碌着核对数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快速将产品打包装箱,上午10点,一辆辆集装箱车已经在香山路19号进进出出。采访过程中,窗外持续传来机器轰鸣声,直到采访结束仍未停止。何蕴韶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正在开工的是一栋约5万平方米的科研生产大楼,预计今年马上就能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