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难题“常态”化解

2021-05-26 07:51: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祁豆豆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在注册制的背景下,退市机制的有效运转日趋常态化。

  5月25日晚,上交所同时对*ST鹏起、*ST富控、*ST信威3家公司做出终止上市决定。至此,沪市去年被暂停上市的6家公司无一例外地告别了A股市场。沪市今年财务类退市的公司数量也创下了2005年以来的新高。

  退市制度修订中的新老划断,考验着对规则的执行力、市场的容忍度,公平和效率的取舍,也一度是一道难题。2012年末启动的退市制度改革较2008年作了大幅修改,新增部分财务类退市指标,当年的新老划断要求对十余家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统一“清算”去留。2013年2月8日,11家因为各种原因、暂别市场时间长短不一的ST公司统一恢复上市,因几乎都有重组方案傍身和“死里逃生”的侥幸,当日这些老牌ST公司悉数登上了涨幅榜。而这一幕,恰是当年“退市难”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是进口不畅、壳价值畸高、投资者救济手段贫乏、投资炒作氛围火热等市场现实。

  庆幸的是,8年后的今天,情节已然反转。退市新规落地执行首年,过去的难题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难”。其背后,是这段跌宕起伏、破而后立的日子里,注册制改善供求关系、法治化保障投资者权益、投资者结构改善、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意识提升、监管定力下雷厉风行,五方汇聚的暖流终于到达坚冰所在之地。“绩差公司逆袭走向巅峰”的故事走向终结,“常态化退市”时代似乎已在不觉间悄然而至。

  注册制铺路,常态化退市有了顺畅运行的市场环境。如果在8年前,“一壳难求”之时,这3家公司很可能早获多方橄榄枝,携着“闪亮”的重组方案恢复上市;如果在5年前,借壳上市如火如荼之际,披星戴帽甚至可能“反以为荣”;如果在3年前,注册制改革号角还未吹响,一批在IPO门前等待的企业可能依然会对这些“壳”抱有兴趣。但是,已经没有“如果”了。随着2019年注册制在科创板落地,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顺利实施,“注册制速度”带来的供求关系变化超出预期。数据显示,过去两年,A股市场新发公司分别有203家和396家,同比增长93%和95%;去年科创板、创业板新发公司分别达到145家、107家,合计占比超六成。入口端更加通畅的同时,出口端的变化也静水深流。这两年,1元股面值退市已成为退市“常态”,“壳价值”被停在了历史中。

  正是在这场供需力量重新优化平衡的博弈中,这3家公司其实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响当当”的模样。在触及退市指标更早之前,*ST富控、*ST鹏起在暂停上市前已跌破面值、苦苦挣扎,*ST信威的市值也从高峰时的近2000亿元缩水至40亿元左右。病入膏肓下,没有“白衣骑士”愿意“搭救”,市场也不认可所谓的“自救”——注册制时代,市场已经对绩差公司的淘汰越来越司空见惯。被常态化退市,几乎是注册制时代的大背景下此类ST公司的宿命。

  投资者结构优化,常态化退市有了得以实践的市场土壤。从曾经的“不可承受”到今天的安之若素,市场对退市的接纳度和理解度变化的背后,无疑是投资者这个基础群体的变化。近年来,公募基金快速成长、外资涌入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都潜移默化地推动着A股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沪市为例,2020年底数据显示,沪市境内外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从2016年的15%提高至目前的24%,个人交易占比由85%下降为75%。专业机构投资者在沪市主板公司流通股中的持股市值约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7%;全年日均成交金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152%。

  投资者结构的优化无疑影响着市场审美偏好和行情特征,市场资源进一步向优质赛道、优质公司集中。好公司有好价格的同时,ST公司指数也明显下挫。沪深300指数2019年、2020年节节攀升的同时,ST指数则连续大幅下跌,近两年跌幅分别为6.51%、9.61%。像本次退市的这3家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缺乏基本面支撑,被市场“用脚投票”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法治化护航,在常态化退市下投资者看到了真金白银补偿的希望。实际上,退市“难”,并不难在制度本身,而在于退市后投资者利益如何保护、各方利益如何均衡、背后的责任如何落实等“隐性”方面。常态化退市的“闭环”要水到渠成,离不开对违法违规行为追责、投资者权益救济等立体化机制的落地生根。否则,退市将无法避免地陷入“误伤无辜”还是“网开一面”的困境。

  事实上,退市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搭建,“应退尽退”已有了有的放矢的基础。新证券法设立投资者保护专章,对先行赔付制度、证券调解及代表人诉讼进行规定,构建全方位的投资者保护体系,为投资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渠道。刑法修正案也对涉及资本市场的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等犯罪行为的界定、表现、处罚标准进行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规定。

  制度就绪的同时,实践也在推进。2021年5月,首单普通代表人诉讼飞乐音响案宣判,315名投资者成功索赔1.23亿元,平均每个投资者获赔39万元;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ST康美案已经启动,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接受56名权利人的特别授权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为中小投资者维权提供了中国版范本。

  中介机构责任压实,使常态化退市有了市场约束的条件。注册制下,中介机构责任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20年年报中,沪深两市有251家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曾经鲜见的无法表示意见更是达到了30家,2020年由此成为“史上最严审计年份”。而这只是个开始。新证券法将审计机构由“资格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压实了审计机构的责任,监管层也加大了相应的问责力度。过去一些中介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签字拿钱、甚至帮助公司发挥“财技”的伎俩,已经难以为继。

  “看门人”的归位尽责进一步体现:审计机构的意见更明确、更具针对性,也包括更主动对刻意规避退市的行为说“不”,更敢于对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严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做出甄别。本次退市的*ST富控此前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强行操控财务报告,年审会计师出具了证券市场近20年来首单否定意见,认为公司相关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这份意见成为公司被提前锁定暂停上市的重要一环。

  监管机构雷厉风行,常态化退市执行掷地有声。规则的生命在于执行。作为退市新规执行首个年度,确保“应退尽退”平稳推进,离不开对“应退难退”公司保持高压态势。退市新规下,今年沪市有75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包括23家触及新增的“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财务类组合指标,21家触及新增的内控否定意见等新指标。对一些试图走“捷径”规避退市的公司,无论手段是复杂精巧还是简单粗暴,无论是拉抬股价还是调节财务数据,监管都秉承着守护市场、维护规则的初心,密切紧盯、从严监管。在上述3家公司退市前,监管也数次通过公开问询、核查交易、督促整改等,向市场揭示公司种种“动作”背后的真实面目。

  轻舟已过万重山。指标清晰、流程简单、执行高效,多年前困扰着市场的难解的“结”,似乎有了被彻底解开的希望。很难说从哪年哪月哪一批公司开始,但常态化的退市已然成为确定的趋势,它无法逆转,正悄然塑造着市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