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的革新之路——来自中国一重的答卷

2021-06-21 07:3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国军 邵好 林淙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世界上最重的2400吨沸腾床渣油加氢反应器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

 

  【殷殷嘱托】

  2018年9月26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重集团,走进轧电制造厂车间、水压锻造车间,察看企业生产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行百里路半九十,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没任何时期比现在更接近,也没有任何时期遇到现在这么多的挑战和困难。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他勉励大家,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制订好发展路线图,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

  ——据2018年9月26日新华社微博

  【企业心声】

  制造业要靠自己!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我们通过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重大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近三年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37个,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2020年,中国一重集团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17%,营收同比增长39.41%,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翻番、三年跨越的逆势增长奇迹。

  对于改革创新,中国一重是动真格的。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第三次创业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千亿级的平台。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忠

  时光回流一甲子,一炉火红的钢水倾泻而下,中国有了自己的“乌拉尔重机厂”——第一重型机器厂。

  历史的厚重,在这里沉淀为一部生动的“纪录片”。方正的厂房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风格,厂区内鼓劲的宣传横幅随处可见,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三五工人骑着自行车从其间穿行而过,令人闪回至那段为我国重工业“打地基”的激情岁月。

  时代的跃进,在这里浓缩为一幕精彩的“科幻剧”。高耸的厂房里,横跨房梁的“天车”与铁索、巨钳往来穿梭,烧得火红透亮的合金钢锭在火星四溅中被“捏”出模样,控制这一切只需手触方寸之间。这里,没有什么目标不可实现。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践行总书记的嘱托,擦亮一重的“招牌”,靠的就是一股自主创新的“韧劲”与改革求变的“巧劲”。

  以“一”为重:

  生于空白,更要填补空白

  在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厂房外,记者见到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大家伙:巨大的“铸鼎”上开着“侧窗”,半圆的“脑袋”上长着“犄角”,钢制的管身“划出”流线型的弧度……

  它们的“学名”分别是蒸发器管板锻件、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锻件、核岛冷却剂奥氏体不锈钢主管道等,是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试验组件。

  “核燃料的反应就在这些压力容器形成的空间内进行。我们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既能提供核岛一回路全部铸锻件,又能生产核岛主设备的供应商之一。”铸锻钢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晓禹颇为自豪地说,“这些部件都是一体化锻造成型的,而非后期焊接,这对我们的锻造工艺是一个极大考验。同时,钢锭的尺寸又特别大,对于冶炼的纯净性、均匀性和致密性也是挑战。这样的工艺水准和制造规模在整个市场上尚属首例。”

  “第一”是怎样炼成的?扎根在研发一线的杨晓禹对此感触颇深,“核心技术和产品是买不来的,克服技术难关,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

  中国一重就是从“一穷二白”中走过来的。

  中国一重的前身是第一重型机器厂,是1954年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当年,工厂实行“边建设、边准备、边生产”的“三边”方针。建设高潮时,这里一度集中了2.5万余人的建设队伍,汇聚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施工机械。中国一重自诞生起,就肩负着振兴和发展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任务与使命。

  不负众望,中国一重也将众多的“第一”写进了自己的成绩单。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一重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1150mm方坯粗轧机和第一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为中国没有成套重型机械设备的历史划上了句号;1970年9月,为巴基斯坦研制的三辊弯板机试车成功,这是中国一重第一台走出国门的大型机器产品;新世纪以来,中国一重又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15000吨水压机,成功打破该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

  “过去都是我们学别人,现在反过来是我们把‘老师’撵出了市场。”刘明忠欣喜地说。如今,中国一重已累计为国家电力、石化、冶金、矿山、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了500多万吨的重大装备、大型铸锻件和新材料,手中掌握的“绝活”数不胜数。

  让“中国制造”站上世界舞台,“台下”是数十载的研发苦功。近5年来,中国一重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高达32.9%;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28项,7项“卡脖子”技术中已完成3项攻关任务。

  中国一重的自主创新路,正是我国工业体系自立自强的发展史。

  从最初的“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今天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突破28%,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一重的初心,就是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刘明忠动情地说,“如今,中国一重的制造能力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

  匠造重器:

  力有千钧,不忘心系毫厘

  国之重器,是国之底气,更是国之元气。制造业要靠自己,首先要将重大装备的“生产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5000多亩的厂区、6层楼高的车间、10多米长的巨剪、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的合金钢锭,在这艘铸造大国重器的“航母”面前,人总被衬得很渺小。

  而这些五大三粗的“铁疙瘩”,实则都听命于一旁移动机床房里的操作工人。他们手持操控杆,胸中有成竹,手指精确操作间,巨型铁剪灵活翻飞,万吨水压机缓缓起降,颇生出一种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气势来。

  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中国一重首席技能大师,也是总书记口中的“一重有功之臣”……刘伯鸣的身上“标签”很多,但他自认为不过是一个为技术“着了魔”的普通匠人。

  “要保证管孔同心、壁厚均匀等特型指标,还要保证锻造强度,动辄100吨的大家伙误差率都是以毫米计算。”炉内火焰熊熊燃烧,扑面而来的热浪让刘伯鸣脸上渗出汗珠。

  “车间水压机的最大工作直径是7米,但有的待加工管板直径就有8米多,相当于在小锅里烙一张比锅盖还大的饼,还得确保均匀受力。”刘伯鸣笑着说,“这比用铲车开啤酒瓶盖还难。”

  一次次测量辅具和封头,精细调整水压机控制变形,在百吨锻件上施展“绣花”功夫……寒来暑往,刘伯鸣与水压机“钟情陪伴”,和团队共同创造了40种锻造方法,开发31项锻造技术,攻克90余项工艺难关,填补国内行业空白40项。

  凭借严谨的工匠精神、丰富扎实的经验积累和锻造技术,中国一重这批“精兵强将”为核电设备锻造强劲“心脏”,有效延长了我国核电产品的使用寿命。

  每次操作都是一次革新,这是千万“一重人”在实践中“磨”出来的经验。

  在数控机床后自如“运刀”27载的桂玉松,已是第三代“一重工匠”。67年前,桂玉松的祖辈来到莽莽荒原,始建这座万人大厂。

  “我的爷爷是打铁的,爸爸是鼓风的,到我这儿啥都会一点。”在桂玉松看来,这些闪着寒光的钢锭、刀具,对他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一旁的其他工友也佐证了他天生的“刀客”特质,“他是我们公认的爱钻研、肯琢磨的大师,从小就爱拆电视。”

  高深的“功力”,只有通过称手的“武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长方体特种合金刀具被架在圆盘形的刀座上,4支为一组,它们在桂玉松的“舞动”下向着巨大的实心钢转子“开刀”。所到之处,削铁如泥,且误差只在分毫之间。

  数控机床上密密麻麻的按键间藏着“制胜”的秘诀。这次,桂玉松遇到的“劲敌”是一个200多吨重的实心钢转子。“一开始的24小时里,我只钻了10厘米,还磨废了12组刀具。”

  如何攻坚克难?一次次的尝试是唯一的办法。通过更换强度更高的刀具,调整机床参数搞创新,桂玉松操作着管孔内看不见的刀,凭借机床的轻微震动和声响“找感觉”。现在,他的最新成绩已达到8小时钻深7.8米。

  在中国一重,像这样的“工匠”还有很多。从“傻大黑粗”到“高特精尖”,这里见证了中国制造的不断更新换代,也见证着一代代“一重人”的初心不改。

  百炼成钢,重器成材。今天,中国一重在核电装备方面,已具备核岛一回路核电设备全覆盖制造能力;在石化装备方面,是目前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在高端装备方面,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新材料方面,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型铸锻钢基地;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改革突围:

  刀刃向内,方能不破不立

  “一重就是重,谁也拱不动。”过去,中国一重的职工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

  玩笑的背后,却是企业切实面临的生存问题:2012年,中国一重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曾经的“资格老”变成了思想老、观念老,“分量重”变成了亏损重、负担重。2014至2016年,集团连续3年出现亏损,一度成为“老大难”央企之一。

  “除了改革,没有他途!”临危受命的刘明忠,到中国一重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改革”做文章。

  思之深,则行之远。“那时候大家都把条件看作第一位,遇到困难先说‘不行’,这咋行?”中国一重深化改革的“第一刀”,落在了思想上。围绕体制机制改革、产品产业调整、管理方式变革、思想观念转变“四个滞后”和不认真、不较真、不负责、不担当“四不作风”等主题,中国一重从班组到管理层累计开展180余场次、近9000人次参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出11个方面226个问题,很快找回了过去的精气神。

  思想解放撬动了改革破冰,更深远的改革则发生在人才层面上。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原则,中国一重通过“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新机制。

  “我就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一重股份董事长隋炳利拿自己举起了例。“本来我还在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任职。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5个外部评委加2个内部评委,完全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聘模式给了我这个机会。”据介绍,此次改革后,中国一重仅中层以上干部就由320人减至192人,压减40%。

  竞聘上岗也不是“铁饭碗”。近年来,中国一重调整领导干部14人,其中产品质量持久不改善、经营管理不善亏损的两个部门领导班子被解散,8名班子成员仅有2人重新竞聘后上岗。以劳动合同解决身份、以岗位合同解决进出,打破了“干部难下”的顽疾。

  在薪酬设置上,中国一重推行“五个倾斜”,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等五类人员倾斜,还确定了7%、9%、11%“正常薪酬指标”增长机制。

  原先,很多技术工人“一条道看到头”。如今,通过改革职称评定,工人也可以当上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目前,中国一重已有33名高级技师被评聘为高级工程师;3名技能人才通过市场化选聘成为制造厂的副厂长,走上管理岗位;从事一线技能操作岗位的110余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近60%成长为骨干班组长、基层管理人员。

  此外,中国一重实行“五个通道”机制,即在行政职务序列之外,打通管理、营销、技术研发、党务、技能人员五类岗位的多途径晋升通道。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横向互动,人员相互交流、身份相互转化,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我想都不敢想,自己会成为公司的特级劳模,还被奖励一台红旗车。”今年“五一”前夕,一重焊接女工朱红亮站上了公司为劳动者们搭建的“领奖台”。“我现在不仅工资比以前高了不少,还在平凡岗位上得到了大家认可。”她兴奋地说。

  “正是深化改革与全面创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可能变成了现实。”刘明忠颇为感慨地说。

  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中国一重生产经营工作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翻番、三年跨越。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战胜疫情挑战,实现逆势增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41%。

  今年,中国一重在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顺利实现了“元月开门红”“首季满堂红”既定目标,截至4月末,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九大指标全线飘红。

  现实又将如何映照未来?

  “我们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一重应有的新贡献。”在说这句话时,刘明忠的身后是一重车间里随处可见的“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语和一群忙忙碌碌、奋斗不止的“一重人”。

  【相关报道】

  5元咖啡和3025吨“国之重器”

  “在一重工作了这么久,我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在和车间门口的一位工人大哥聊天时,大哥乐呵呵地说,“过去我们连食堂都没有,现在不仅建了食堂,还有了专门的惠民之家,里面能喝到5块钱一杯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