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元宇宙盛景:社交与生产交相辉映

2021-12-02 08:06: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罗茂林 实习生 罗子怡

  回答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之后,“元宇宙”还需要回答的便是“我将到哪去”。这一点,投资者可能尤为关注。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投资人及分析师都认为,元宇宙产业链是一条非常长远的大赛道,因此投资务必以始为终,否则就很容易歧路亡羊。

  浅入口:穿透再造身份社交

  毋庸讳言,元宇宙的发展需要经历数个漫长的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大规模变革的逻辑,是由无数技术、应用落地的节点组成。”在天风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看来,元宇宙的发展将是一场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过程。

  游戏或许是当前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元宇宙应用最直白的理解。“游戏天然具备元宇宙的特征,因为它本身有一套世界观,有一套经济系统,很容易让用户带入虚拟身份。”游戏平台Yahaha战略负责人乔海鑫认为,有着第九艺术之称的电子游戏,本身的交互与虚拟身份,都让其作为元宇宙样板,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全球最大的两大游戏引擎厂商Unity和Unreal(虚幻引擎)都在游戏领域探索。乔海鑫说:“游戏厂商探索的核心在于不断简化游戏制作本身的门槛,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游戏创作中来。”

  当然,3Glasses创始人王洁则表示:“从VR设备的角度来看,游戏肯定是元宇宙最明显的应用场景,但是我认为放在中国的语境中,它却不一定是最容易普及的场景。”在王洁看来,带有交互性的全景视频,或许能在国内率先破局。“我们更喜欢一种轻量化的,高信息密度的交互,包括手机游戏、短视频背后都是这个逻辑。”

  但无论是游戏还是视频,它们都更像一种引导大众进入元宇宙的形态,其本质都指向元宇宙初期的核心要素——社交。Oasis绿洲创始人尹桑将之细化为“关系链”。作为一家被各大机构争相投资的创业公司,尹桑并不希望Oasis绿洲被定义成游戏企业。“我们的产品确实会有一些引导系统,但是我们更侧重的还是社交,目的在于帮助用户积累社交关系链。”

  据了解,在Oasis绿洲中,用户可以自己创建虚拟形象,设计搭建各种虚拟的场景,然后在其中进行社交聊天。“你可以在里面搭建一个空间站的场景,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开演唱会。”尹桑介绍道,要想实现这一社交目的,产品至少包含三个要素:一个沉浸式的身份识别,一套稳定的经济系统,还有一个开放的代码世界。此外,尹桑还透露,未来Oasis绿洲中会考虑加入经济系统。

  这代表了一类社交互联网巨头布局的思路。事实上,Facebook兴师动众将公司名改为Meta的背后,正是扎克·伯格希望基于Facebook强大的社交网储备,在下一代互联网浪潮中抢到第一张“船票”。而在国内,一向低调的腾讯实际上也一直暗暗发力。在最近的三季报电话会上,马化腾表示:“腾讯有多个技术模块,有互动和社交媒体的基础,有AI和建立社区游戏平台的能力,能像搭积木一样搭建构造元宇宙。”

  深落点:工业与生产力

  “我们认为从目前到2030年,元宇宙都处于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游戏叠加社交形成元宇宙雏形。”在孔蓉看来,这也是当下市场最为熟知的元宇宙样板,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元宇宙将在更多场景得以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更多物理世界中的实体产业活动有望完成数字化转型,其中工业互联网、电商、物联网等等都会经历下一轮改造升级。”

  至少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元宇宙真正的魅力与确定性,还在于商业与工业的应用,而这些革新的背后,将是一场不亚于移动互联网的生产力升级。华泰证券研究所TMT研究组负责人黄乐平认为,元宇宙只有在商业和工业等更广泛的领域落地,其价值才能凸显,“包括远程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工厂等等,只有大众的大量需求都能在元宇宙中得到满足,这个虚拟世界才真正有意义”。

  而这恰恰代表了另一类硬核科技公司的发展路线。此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就多次表达了对元宇宙的浓厚兴趣。一向谨慎的微软这一次也另辟蹊径,准备杀入企业端市场。此前微软曾宣布,依托目前1300万的企业用户,计划将旗下聊天和会议应用Microsoft Teams打造成“元宇宙”,把混合现实会议平台Microsoft Mesh融入Microsoft Teams中。“其实和去年火爆的会议软件ZOOM一样,微软的元宇宙方案更受投资者青睐,因为其中看到了元宇宙转化为生产力的场景与优势。”一位创投人士点出了其中的关键。

  元宇宙的硬核不止于此,在工业领域带来的“数字孪生”,也是其帮助人类提升生产力的核心价值。显卡巨头英伟达眼下便通过集合平台Omniverse向大众展现了元宇宙时代的魅力。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按照需求设计出与现实完全一样的物理场景,并模拟真实的运行状态,而这对于降低工业成本而言意义重大。据了解,目前英伟达旗下的Omniverse已经被多家汽车厂商引入流水线设计,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总体来看,目前主要公司和投资都集中在基于社交领域的元宇宙1.0时代;但也有如微软、英伟达这样的国外科技巨头,已经开始着手元宇宙2.0时代的技术探索。”孔蓉认为,两代元宇宙核心差异在于从To C转向To B。“元宇宙最终一定是要服务于生产力,服务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这才是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