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市护航新模式 筑就资本市场新高地——专访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汤克明

2022-02-25 07:4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可 朱文彬

  资本市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持力量,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下统称广州开发区)不断输送优质上市公司,总数连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位。该区日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新高地。在此过程中,广州开发区探索了怎样的模式?汇聚了怎样的优势?形成了怎样的经验?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对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汤克明进行了专访。

  打造上市护航新模式

  上海证券报:2021年,广州开发区境内外上市公司达70家,总数连续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背后有怎样的经验或优势?

  汤克明:近年来,我区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设立北交所等历史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建设中勇当尖兵。

  2021年,我区新增上市公司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70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广州市第一(占比31%)、国家级经开区第一,企业上市竞争力全国领先。目前还有10余家企业递交上市申报材料,30余家办理了上市辅导备案,形成了善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我区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根植于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沃土,既要坚持实体经济第一战略,筑牢“万亿制造”强区根基,还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枢纽能级。另一方面,把资本市场作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分层与分级”上市护航新模式,引导企业“抢滩”资本市场,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综合实力整体提高。

  上海证券报:在促进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在营商环境的打造、政策的供给等方面做了哪些积极探索?成效如何?

  汤克明:我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双创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将产业优势、科创优势转化为企业上市优势,为企业上市提供全流程跟踪、全周期辅导、多方面资源对接、多方位金融服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一是加强全方位上市工作联动,形成强大上市推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培育和资助力度,努力帮助企业削切融资“高山”,全区形成了上市办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支持企业上市的良好工作格局,将培育企业上市工作向前延伸至项目落地、产业孵化、科技赋能等环节,畅通上市渠道,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二是实施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构建良好上市生态圈。创新培育方式,加强上市后备资源储备,形成金穗层、青苗层、种子层的上市苗圃企业培育梯队;开展苗圃特训,增强企业家资本市场意识,系统性培养一批优秀上市工作人才队伍;搭建服务平台,实施“护苗计划”,组建“上市苗圃企业服务联盟”,提供“投资、融资、孵化、人才、场地”等综合资源服务,联手打造企业成长上市孵化摇篮。

  三是加强全流程企业上市促进,筑就上市发展新高地。完善投资生态,构建“天使—VC—PE—IPO”生态链,聚集了天使、风投、创投类基金超600家,管理规模超1350亿元,为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提供资本助力;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黄埔人才基金”,有效强化上市资本支撑;优化产融对接,建立“投资路演—上市培训—行业交流”多层次上市服务体系,引导各类机构开展个性化上市辅导和综合金融服务;强化上市协调,帮助企业重点解决上市疑难杂症,推动企业加快递交上市申报材料。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上海证券报: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将如何抓住改革机遇,进一步推动当地资本市场建设?

  汤克明:当前,我区积极探索“一体两翼”上市服务新模式,护航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一站式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创设广州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间接融资保障—直接融资支撑”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打造上市前“苗圃培育工程”推动翼。加强上市后备资源挖掘和储备,形成拟上市企业梯度,推动企业家资本市场能力提升,不断提升上市苗圃培育工程的系统化、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是创设上市后“高质量发展研修实战体系”提升翼。从“内在质量”和“外在资源吸附能力”两个维度着手,推动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发挥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上海证券报:“十四五”时期,广州开发区将全力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金融科技高地。广州开发区金融将怎样推动该目标的落地落实?

  汤克明:“十四五”时期,我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加速集聚创新资本、壮大金融组织体系为突破口,以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为着力点,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为支撑,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三中心一高地”,为全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是建设创新资本中心。发挥科创企业集聚优势,加速创新资本形成,强化企业上市资本支撑。当前,我区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推动形成资管机构“首选地”、资管人才“集聚地”、资管赋能实体经济“新高地”,形成特色资管中心,建成资产管理与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金融支撑。

  二是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完善科创金融体制机制,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权金融,积极探索“科创金融+产业链金融”“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链,助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建设可持续金融中心。围绕“双碳”目标,以金融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创新绿色信贷、碳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拓宽绿色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探索发展社会影响力金融。

  四是建设金融科技高地。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优质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培育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推进金融科技在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加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上海证券报: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广州开发区金融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怎样的特色?

  汤克明:我区集聚超4万家中小企业,8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2018年以来,广州开发区锚定“专精特新”,全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加快构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区。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先后制定出台多个专项政策,3年内拿出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金融支持“绿色通道”,加大上市扶持力度。

  二是优化投融资发展环境。成立百亿规模的专精特新产业投资基金,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平台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等新型债券,特别鼓励机构对创业早期企业开展天使投资。

  三是深化资本市场服务。把握北交所开设机遇,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企业上市。建立“分战场”“分梯队”的上市促进机制,构建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并购基金,为专精特新企业兼并重组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形成一批龙头上市公司,加速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和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