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06 08:27: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良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 杨国强

  杨国强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同时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

  和技术的应用推广

  杨国强表示,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同时,国家“双碳”目标也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吨。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

  为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他表示,应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推广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应用。在现有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以碧桂园的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为例,混凝土浇筑作为工地最脏最累的工序之一,为保证施工进度,以往经常需要人工连续12小时以上高强度作业。博智林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由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地库抹光机器人组合而成,通过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施工班组人员可由传统的12人减少至8人,可实现自动布料、自动振捣、自动找平、自动抹平等工序,并通过多机同时施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建筑工人通过熟练掌握及操作建筑机器人,成为施工技术型人才——智能建造产业技师,转型为技术类人员,同时掌握传统施工和现代化智能建造双项技术,开展人机协作。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及普及,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职业病的同时,提升传统建筑工人的职业尊严,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给传统建造。

  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杨国强建议,应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具体而言,联合行业权威机构、龙头骨干企业、专家学者等力量,根据智能建造应用情况,加快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施工设备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建造大规模应用。

  公司发挥行业探索者、引领者的作用,积极贡献经验智慧,主导或参与我国智能建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0年11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受邀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CECS),该委员会将在建筑机器人研发及工程应用调研、组织编制建筑机器人相关标准、研究构建建筑机器人标准体系、组织开展行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工作。

  在杨国强看来,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也同样重要。

  “相关主管部门协调,出台适用于智能建造的创新监管体系,建立适应智能建造特点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合同履约监管制度。”杨国强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建造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明确智能建造的基本规定、技术指标、评分体系、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内容,逐步完善智能建造评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