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陆药业王旭:赛车爱好者的再创业之路

2022-05-05 07:46:4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雪

  赛场上的王旭

  北陆药业董事长 王旭

  企业要想做好,两代人都要往中间使劲儿。上一代为下一代创造更多成长和历练的机会,一旦放手就要绝对地信任;而下一代对于上一代人要有绝对的理解和尊重,要有让他们放心的资本。

  产业迭代、竞争愈发激烈、政策密集出台……医药行业“弯道超车”的故事愈发罕见,唯有“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之中生存发展,成了新的时代命题。

  在此背景下,王旭正式接手了父亲白手起家创立的北陆药业,成为“二代接班”的典型代表。

  “我看到过很多对‘二代’的讨论,个人觉得‘二代’是一个中性词。创业跟守业都不容易。比起‘守业’,我认为叫作‘再创业’更为恰当。”日前,上海证券报开展《新青年——资本市场新锐力量》主题调研,专访了北陆药业董事长、总经理王旭,走进他“再创业”的故事。

  在工作以外,王旭是一个赛车爱好者。

  现在,王旭驾驶着北陆药业这辆“赛车”,在医药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高速疾驰。

  顺利接班与绝对放权

  “我更愿意把接班的第二代叫作‘创二代’,也就是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现在,我还要学习、关注产品多元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链整合等问题。”

  王旭身上有一种混杂的气质。

  理想主义的天真赤诚与商人的精明计算并存。而要理解一个人现在如何行事,就得回到他的过去。

  王旭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国读书了,他与父亲共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记忆中父亲最鲜明的样子,是明知王旭喜欢汽车,却不许他坐自己的奔驰轿车,“这是我的,喜欢就将来自己挣”。

  出国留学的日子里,父亲只负责保障他基础的学习、生活开支。王旭如果想有其他的消费诉求,就要自己打工获得。

  自2011年回国进入公司后,王旭没有空降到管理层,而是被父亲安排到最基层的药厂,从一线工人做起,历经销售、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的层层历练。并非蜻蜓点水地走过场,也没有想象中的被优待,董事长公子变成“北陆小王”,一干就是六七年。

  在基层中,王旭感受到一线同事的工作热情,了解不同岗位对公司、行业及市场的理解,更直观地接触了公司的运营细节。

  “药厂的工作,让我明白北陆对于药品质量的态度,只有100分,99分也是0;对比剂产品的销售工作,让我了解了一线销售同事的工作状态和想法,了解市场和同行,了解客户需求和动向,核心专家资源也能抓在自己手里,不受别人掣肘。”这些都成为后来王旭管理公司、做经营决策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他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了“乙方思维”。

  那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同事、朋友,还是家人,都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工作中,则学会用市场型思维、效益型思维、实干型思维做事,以可持续盈利为导向,从“乙方角度”分析和回应市场客户需求,秉持开放心态,增强服务意识,实现客户自然绑定,提升市场占有率。

  后来一路走上管理岗位,王旭的总结是——非常顺利。他说,要感谢父亲:“一方面,他和上一代高管的关系非常融洽、亲密,我也是在上一代高管的关怀下长大,他们都非常支持我;另一方面是父亲绝对的放权,小到日常经营管理,大到投资并购,此前的决定都获得了父亲的信任和支持。”

  公司的工作人员都说,除了股东大会等必须到的场合外,现在很难看到老董事长的身影。在王旭看来,这是父亲无声的支持与认可。

  “企业要想做好,两代人都要往中间使劲儿。上一代为下一代创造更多成长和历练的机会,一旦放手就要绝对地信任;而下一代对于上一代人要有绝对的理解和尊重,要有让他们放心的资本。”

  面对公司管理,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两代人不同的管理风格。“创业是从无到有,平地盖高楼,像我父亲一样,他们在管理层面可能更关注公司本身的经营领域;守业听起来是坐享其成、相对轻松。而我更愿意把接班的第二代叫作‘创二代’,也就是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现在,我还要学习、关注产品多元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链整合等问题。”

  王旭说,作为“创二代”,本身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他们也会被认为,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是能力不足或进取心不够,所以实际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他熟悉的很多“创二代”的特点都是“非常拼”。

  相对创新与绝对坚守

  “(之前)也曾关注过主营业务外的其他热门医药细分领域,但及时刹车了。”面对风口,王旭坦言曾动摇过,但最终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

  过去几年,医药行业绝对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不断突破的病种与适应症,不断调整的政策,持续的集采和价格战,源源不断的新上市企业和创始人传奇故事,一片红海。在这其中,北陆药业显得“稳且低调”。

  比起风口浪尖,或许按兵不动却依然存活的企业更有意思:这种“稳”,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有动摇的时刻?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自我坚持会导致什么结果?

  身为企业管理者,这个过程里,不仅要克服外部的扰动,还要克服内心的动摇。“(之前)也曾关注过主营业务外的其他热门医药细分领域,但及时刹车了。”面对风口,王旭坦言曾动摇过,但最终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

  什么是难而正确的事?王旭的答案是:“不单纯追求短期利益,保持初心,回归制药的本质,持续为医生解决临床痛点,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北陆药业是国内造影剂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内首家专业对比剂产品供应商。对比剂产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公司一直深耕的领域。

  去年,公司碘海醇、碘克沙醇、钆喷酸葡胺及碘帕醇注射液均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碘海醇注射液在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中标,年底开始供应北京、上海、辽宁、广西、西藏等10个省份,公司新品钆布醇注射液也有望于今年上市销售,进一步丰富对比剂产品管线。公司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建设的钆喷酸葡胺原料药生产线投产,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控股子公司海昌药业850吨碘造影剂原料药项目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二期工程已进入开车试运行阶段,产能不断释放。

  公司自主研发的九味镇心颗粒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纯中药制剂。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国际化布局也是北陆药业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公司已实现了对比剂制剂在6个国家的销售。公司生产对比剂制剂的密云工厂也已启动欧盟EDQM GMP认证项目的合规准备工作。王旭透露,对比剂制剂生产工厂的欧盟合规认证工作力争会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22年年内完成产品注册的国家、地区数量都将进一步增加。

  学会共存与做出取舍

  “回归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为祖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我觉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王旭的办公桌上,放着他正在读的《猎药师》。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在不计其数的化合物中反复试错,没有已知的公式。”这也是对千千万万医药人的描述。

  工作中总是充满了细水磨合的事,其中是无数的纠结,痛苦,往往不会顺利、果敢、云淡风轻。但这正是工作的本质。王旭说,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当然要承受无尽的压力。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压力。

  “刚进公司时,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只需要完成KPI,获得领导的赏识就会心花怒放。”王旭回忆道,接手北陆药业的管理后,没有人再为他设立目标,但身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自己当上了领导,却越来越难自我满足。

  “压力无法化解,但它可以是一种正向的力量。”显然,王旭已经学会了和它共存。

  在工作中做好“减法”,精简审批程序,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加法”,变“查”为“管”,加强系统调研,了解一线实况,解决深层问题;做好“乘法”,胸中有全局,在全局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术业有专攻,提高分管领域工作专业化水平。尽管环境风急浪高,北陆药业依然努力去有条不紊地行稳致远。

  而在工作以外,王旭爱好赛车。

  当初选择开赛车,是因为它“便宜”——在所有赛车运动当中,性价比最高的就是职业卡丁车。一辆顶级的意大利进口职业卡丁车,售价大概6万人民币。无需改装,比拼的仅仅是车手的技术本身。

  “现在一年去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清。”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门人,王旭赛车的这个爱好不贵,却越来越“奢侈”。

  另值得一提的是,曾在海外留学多年,并取得加拿大国籍的王旭,自2011年加入北陆药业开始,10年间没再去过加拿大。

  回国后,他深入了解了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广阔机遇,重新认识了中国商业文化。也是在这期间,他萌生归国扎根的念头。2020年底,王旭向中国公安部递交了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希望踏踏实实扎根中国发展。

  “回归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为祖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我觉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王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