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向未来 大湾区舞台好戏连篇

2022-06-23 07:4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周可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这是广东人的精气神,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超世界一流湾区掘进的强动力。

  比亚迪抽“刀”断“油”,驭势而行;中顺洁柔效仿美的,择贤交棒……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一步的案例依旧不断在涌现,敢为人先的故事在继续刷新。

  先行者靠的不仅是胆量,更是胆识和胆略。正是这种胆量、胆识、胆略,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发展铆足了后劲,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未来精彩可期。

  敢为人先,快速驶向大舞台

  “是时候专心致志地去发展电动汽车了,去引领行业朝着一个新的台阶飞跃。”比亚迪董事会秘书李黔一语道破停产燃油车背后的野心。

  4月3日,比亚迪汽车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此后,比亚迪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由此,比亚迪正式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比亚迪回复记者称,公司停产燃油车是出于自身战略发展考量,也是为实现“双碳”目标、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以及顺应行业发展的重要决定。

  此后,比亚迪市值很快便跃上万亿元大关,成为A股首家万亿市值车企,跻身世界车企市值前三位。

  “我们选择将新能源车落地大湾区,是因为这里有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销售总监欧阳小成说。

  敢为人先,比亚迪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缩影。

  一年前,A股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家族企业交接棒的案例,与十年前何享健“交棒”给方洪波的经典案例,如出一辙。
  2021年4月,素有A股“纸茅”之称的中顺洁柔发布公告,刚40岁出头刘鹏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公司创始人邓颖忠及其家族人员悉数退出公司管理层。

  邓颖忠的果断,甚至也让刘鹏惊呼意外。“我当时也是莫大的震惊,深切感受到一个长辈、一个企业家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刘鹏告诉记者,他完全没有预想到邓颖忠家族会全盘退出,对自己全盘信任。

  获以重任的刘鹏,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也迎来了新的变化。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约91.50亿元,同比增长16.95%,逼近百亿关口,同比增速也超过主要竞争对手,进一步缩小与头部企业的差距。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2021年12月4日,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在深圳正式落成。作为中国首个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它承载着带动中国疫苗行业全链路创新升级,以及架设中国与全球开展疫苗创新合作桥梁的双重意义;

  2021年12月25日,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不仅安装使用了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还创下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等多个“全国之最”;

  今年4月,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渔光互补示范项目落户广州花都,将为乡村振兴与“双碳”融合发展提供样本;

  5月,全国首个预付资金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创新应用平台落地深圳福田,为智能合约技术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又一个“深圳经验”;

  6月,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服务体系落地广东;全国首个5G智慧生态校园落地广东工业大学……

  前瞻谋划,快速构建大平台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

  加上去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的相继出炉,构成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三角”的重要平台陆续升级。

  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关口,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关键。

  广东省提出,要推动横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要推动前海打造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开放新高地,系统优化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布局,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高水平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要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

  重大平台的建设,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引。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

  从“双区”,到两个合作区,再到三个方案;从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城际铁路建设规划、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上台阶,重大合作平台、利好政策不断加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在不断提速提质。

  五年来,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横琴岛,如今大道纵横;曾经布满荒野滩涂的前海,如今满眼繁华;曾经阡陌农田的南沙,如今灯火辉煌。
  横琴、前海、南沙这些均是从一片滩涂上起步建设的区域,如今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1年GDP完成454.63亿元,同比增长8.5%;前海合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广州市南沙区的GDP为2131.61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9.6%。

  横琴、前海、南沙的迅速发展,是大湾区建设奋起赶超的排头兵,展示着大湾区强大的发展后劲。

  数据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达到14.76万亿元,将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时不我待,抢先抓住大机遇

  “火箭在南沙产业基地生产出厂后,无论是走海运发往海南发射场,还是执行海上发射任务,都能极大提高火箭产品的运输效能。”中科宇航副董事长郑军说,除区位优势外,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达,特别是通讯电子、软件等方面实力基础雄厚,对中科宇航后续研发能够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6月1日,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将总部南迁至广州市南沙区,成为南沙乃至广州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卓越的区位优势、一流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市场机会、浓厚的创业氛围、优裕的扶持政策……粤港澳大湾区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大批优秀企业前来扎根或者扩大市场布局。

  去年12月25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迁驻深圳。此次总部迁入深圳,中国电子集团将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当日,中国电子与广东省签署《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市签署《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将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出发点,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迁驻深圳为契机,围绕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培育世界级网信产业集群在广东省和深圳市加速布局,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电子集团方面表示。

  在域外企业加速涌入的同时,立足大湾区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在抢抓机遇,时不我待,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并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

  小桥流水,花木扶疏,池水清澈灵动,广东佛山南海千灯湖创投小镇风景如画。在这里,希荻微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并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

  公司专注于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在内的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客户包括华为、奔驰等国内外高端客户。其自主研发的模拟芯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美国高通全球参考设计认证的企业。

  希荻微董事长陶海说,自己被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强大的产业链基础所吸引,也被人才引进政策的诚意打动,因而选择落户佛山南海,扎根大湾区。

  主打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百奥泰,则选择广州开发区作为企业成长的摇篮。“广州开发区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公司创始人李胜峰告诉记者,自己从美国硅谷回国创立百奥泰,公司在广州黄埔的沃土上一路成长壮大,并成功上市融资,百奥泰未来将立足大湾区,放眼全世界。

  同心协力,共同创造大未来

  “我们所在的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机会无限。”澳门博维资讯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家俊如是说。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澳门信息技术企业,博维为澳门各大企业、银行甚至政府部门长期提供网络基建、信息安全及服务。然而,周家俊并不满足,他率先在横琴注册了公司,开拓大湾区业务。

  同样是来自澳门,何国涛是在2018年首届横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与横琴结缘的。他带领团队获得大赛冠军,拿到了1亿元人民币的无偿资助研发费用。2019年12月,他的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横琴开业。

  “在横琴,找办公室、注册公司,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来对接。”在横琴扎根后,何国涛的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今已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香港青年郑思怡则选择在前海开启自己的一番事业。她在前海成立深圳万欣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全新的环保时尚快销品垂直销售平台。同时,她还投资了约20家带有深港背景的初创型企业,主要集中新消费、元宇宙、新媒体等领域。

  “刚来时,我对内地注册公司的流程、规定、法律等都不太熟悉,前海给了我很多帮助,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她看来,前海竞争激烈,又充满希望,未来可期。

  据悉,广东目前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随着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持续拓展,3000 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在规则机制的“软衔接”上,近年来,大湾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有序向前推进,成果逐步显现。交通设施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吸引了越来越多港澳人士参与大湾区建设。

  在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上,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 2500 公里,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 2 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8000 万标箱……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轨道上的大湾区” 加快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基本形成。

  同心协力向未来,拥抱世界天地宽。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