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政策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06-28 07:41:5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关子儒

  1.6万亿元

  抽水蓄能已被纳入国务院加快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清单,“十四五”期间将要核准219个项目,总投资约1.6万亿元。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建抽水蓄能项目48座、装机容量6153万千瓦。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为储能的市场化运营“铺平道路”。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包括中国电建在内的抽水蓄能龙头企业抓住行业机遇,加快抽水蓄能项目进度,跑出发展“加速度”。

  政策开路 行业步入“快车道”

  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视频会议,提出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指出,抽水蓄能是技术较成熟、经济性较优、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为7397.9MW,累计装机已经达到43.44GW。从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结构看,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7.57GW,占比超86%。

  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发布实施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抽水蓄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按照加快抽水蓄能建设的主基调,一方面加快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已纳入全国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规划项目前期工作。

  安信证券认为,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抽水蓄能产业发展。

  抽水蓄能作为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国务院加快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清单,“十四五”期间将要核准219个项目,总投资约1.6万亿元。

  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建抽水蓄能项目48座、装机容量6153万千瓦。

  投资加码 项目建设“亮大招”

  中国电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公司参与设计和施工的安徽绩溪、河北丰宁、吉林敦化、浙江长龙山、黑龙江荒沟、山东沂蒙、广东梅州和阳江、福建周宁等抽水蓄能项目部分机组按期投产发电。

  业内人士分析,从规划设计到勘测,从现场施工到运营,抽水蓄能有一个相对较长的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或加快谋划或已经成为部分环节的龙头企业。以勘测设计为例,近日中国能建广西院独立签约桂林龙胜抽水蓄能电站全阶段勘测设计项目,并以联合体的方式签约钦州灵山等勘测设计项目。

  国有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以项目施工为例,中国安能此前承担多个抽水蓄能电站相关任务,近期结合相关规划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进和布局。在传统施工建设中具备较强实力的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也在积极参与和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我们将多元化探索产业应用,充分发挥抽水蓄能在大基地开发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西南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中国电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如“三北”地区有丰富的风光电资源,非常适宜集中连续规模化基地开发。

  安信证券认为,中国电建承担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大部分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造、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等工作,有望在订单承揽上实现新的突破。“十四五”期间新能源电力建设需求强劲,抽水蓄能需求空间广阔,水利建设明显提速,相关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多元施策 建设模式“再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抽水蓄能加速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流程效率,科学缩短相关环节;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勘测施工等相关技术。以施工企业为例,相关企业要抓住关键线路工期,优化施工组织实施,推广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采用现代化施工装备和先进工艺,提高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从项目投资管理角度讲,推广抽水蓄能工程总承包制,促进各阶段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中国电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经过前几年的摸索,在设计标准化、模块化方面取得进步,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高效的项目建设模式,应该得到更广泛推广。

  同时,积极推进50万千瓦以下的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为抽水蓄能的升级加速带来机遇。业内人士分析,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站点资源丰富、地形条件要求低、布局灵活、淹没损失小、机组多样、接入系统方便和建设周期短等多方面优势,更适宜布局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和靠近负荷中心区域。

  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还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门槛,有助于民营企业和非传统电力相关行业企业进入抽水蓄能领域,加快行业的提质升级。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内企业在技术上能够满足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需求,浙江等地的相关装备制造企业也能保证有效供应,不过在商业化落地能力等方面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