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汇聚力量共筑健康中国

2022-08-24 08:04: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黎灵希

  从化学药剂到中药饮片,从基因检测到体外诊断,从生物疫苗到血液制品,从医疗器械到医疗服务……纵览生物医药领域的各个细分赛道,都可以看到创业板公司奔跑的身影。

  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共有96家生物医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占深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近六成,总市值近1.7万亿元。当中不仅有本土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国产疫苗龙头智飞生物,还有中国眼科医疗服务龙头爱尔眼科、临床CRO领军企业泰格医药,等等。

  一批细分赛道企业在创业板形成“军团”气势。数据显示,共有11家CRO相关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在A股CRO板块占比超四成。其中,百诚医药、诺思格等公司均是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上市的。

  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在创业板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创业板第一位创新药研发“成员”贝达药业便是其中之一。依托资本市场提供的“弹药”,贝达药业成功推动“贝美纳”“贝安汀”等新药品种上市,实现产品格局“从一到三”的突破,2021年度销售额首次超过20亿元。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创业板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9.68%。2021年,该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约21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53.55亿元。

  一批疫苗、新药、医疗器械研发成果在创业板竞相涌现。智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已在多国获批使用,并于2022年3月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沃森生物自主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改变了国内重要专利药市场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新产业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全自动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试剂盒等。

  累累硕果背后是企业长期的坚守和不断的投入。2019年至2021年,贝达药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保持在38%以上,最高超过43%。同期,智飞生物亦逐年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在研管线项目跑出“加速度”。

  “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以来,通过首发募资推进了研产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自身研发平台、项目布局。”智飞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资本市场,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多款自研产品上市,多项研发品种行业领先,不断为国民疾病预防需求提供更多元的产品选择。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部署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鲜明特征。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再融资效率的提升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及时雨”。

  在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看来,有了资本市场持续的资金加持,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将能更专注于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加速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惠及大众的临床药品。

  ◎制图 周 洋

  【稳健医疗:初心不改 创新驱动布局大健康未来】

  “上市后,社会各界对我们有了更高的期待,公司需要在创新力和技术力上成为行业表率。这种外在的期待,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最终推动了公司的稳步发展。”谈及公司近两年的变化,稳健医疗首席财务官方修元如是说。

  2020年9月17日,伴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稳健医疗成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后的新成员之一。近两年来,稳健医疗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拓展产品研发边界,由医疗耗材领域拓展至大健康消费品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外延式并购,将业务范围的宽度和深度再次延展,成为高端伤口敷料龙头企业,进入注射穿刺类医疗耗材赛道,并收购了桂林乳胶这一乳胶领域的优质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

  宝贵的无形“收益”

  “我们申报上市时恰逢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启航,公司的业务与创业板定位契合。注册制下,创业板IPO审核流程公开、透明,时间更加可控、可预期;发行价格通过市场化原则确定,可保障公司获得合理估值和合理融资……”回顾公司的IPO经历,方修元谈到最终选择创业板上市的原因。

  在方修元看来,上市带给稳健医疗的不仅仅是直接补充资本“弹药”,还有品牌价值的提升。相较于前者,后者虽然无形,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除了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更加信任我们之外,公众公司的这一身份也让我们在收并购过程中,更容易获得交易对方认可。公司制定的‘投资并购补短板’战略因此顺利实施。”方修元说。

  据介绍,2022年以来,稳健医疗围绕医疗耗材领域开启了外延式并购,先后获得了隆泰医疗、湖南平安医械的控股权以及桂林乳胶100%股权。其中,隆泰医疗主营产品为高端伤口敷料,湖南平安医械主要从事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桂林乳胶主要生产及销售乳胶外科手套、避孕套等产品。

  “目前已并购的三家企业补足了稳健医疗在产品端的短板,助力公司成为医用耗材领域产品线最丰富的企业之一。”稳健医疗董事会秘书陈惠选说。

  此外,稳健医疗还借助创业板灵活的股权激励制度安排,着力提升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上市之初,稳健医疗的核心员工便通过战略配售计划参与了公司股票的首发认购。此后不久,稳健医疗又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对不超过1053名员工实施激励。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前期无需出资、折价授予的特征,相信会对核心员工产生良好的激励性。”方修元认为,两次股权激励有助于核心员工的利益与公司进行绑定,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不变的赤子初心

  2022年是稳健医疗开启第二个三十年发展的起点之年。三十而立,稳健医疗从生产纱布等医用敷料起家,历经三十年的探索磨砺,成长为一家覆盖多领域的医疗大健康企业。

  稳健医疗深圳总部展厅里,有着这样一句标语——“稳稳当当做事,健健康康做人”。这是稳健医疗布局大健康的初心。

  “我们是国内最早建立从棉花采购到研发、生产,以及直接对外出口的全产业链医用耗材企业之一。”陈惠选说,当大多数同行还在以低价争夺客户时,公司就决定自主搭建相关产业链和质量管理体系,用过硬质量和优质服务获得更多合作机会和订单。

  在创立的第一个十年里,稳健医疗就成为全国医用敷料出口额第一的企业。公司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持续在医疗耗材领域进行探索创新。

  2005年,稳健医疗自主研发出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相较于在裁剪过程中会出现纱头或绒毛的传统医用棉纱布,该技术解决了掉纱线头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的问题。

  此后,稳健医疗不断拓展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将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用于医用防护服等感染防护产品,为缓解当时防疫产品原材料短缺的供需矛盾贡献了力量。

  “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要重视产品质量、精益求精,走高质量、高品质路线。”方修元说,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稳健医疗没有忘记初心,始终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明晰的前行路径

  眼下,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创新已成为推动稳健医疗持续向上发展的重要动力。

  “稳健医疗的创新驱动力一定是聚焦产品,从产品设计、制造、包装、物流、交付,再到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流程上进行深度创新。”陈惠选表示。

  近年来,稳健医疗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比如,与苏州大学开展“纱布被温标和睡眠舒适性”,与武汉纺织大学开展新型“重聚纺”纺纱工艺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进行创面敷料产品的前沿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等。

  同时,稳健医疗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数字化和智能制造为驱动”作为业务转型升级方向,落地“商品数字化运营、全渠道数字化运营、消费者数字化运营、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制造数字化运营”五大数字化战略。以商品数字化运营为例,稳健医疗通过算法引擎、机器学习等AI智能技术,有效实现商品毛利及库存最优解。

  方修元表示,国际上大型医疗企业的发展路径均离不开外延并购和融资,稳健医疗致力于成为一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方位医疗服务的企业,公司将继续深耕大健康产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业务升级转型。

  【沃森生物:对标领先 加快国产疫苗全球化步伐】

  我国疫苗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一批国产疫苗企业纷纷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迅速成长壮大,并在国际舞台上开启了从追赶到超越的道路。

  沃森生物便是其中之一。成立于2001年的沃森生物,一直专注于疫苗领域的发展。公司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自主研发并成功上市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厂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时拥有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HPV疫苗的厂家。

  沃森生物还是云南省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沃森生物是创业板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创业板一道,争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说。

  “产业+资本”双轮驱动

  在创业板上市的12年,也是沃森生物快速发展的12年。“公司上市后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在产业和资本的双轮驱动下,公司内生和外延业务齐头并进。”李云春说。

  2010年,沃森生物通过创业板IPO募集资金总额23.75亿元,这笔募资目前已累计实现效益24.45亿元。“IPO募投项目的建设使沃森生物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能力同步得到了质的提升,加快了公司各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李云春表示。

  近年来,随着全民疫苗接种意识不断加强,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同期,多款重磅国产新型疫苗获批上市,推动国产疫苗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借力资本市场的补给,沃森生物的营收规模从2010年的3.59亿元一路增长至2021年的34.63亿元。“23价肺炎多糖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等产品先后上市,实现了较好的业绩,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地位。”李云春说。

  在提供融资渠道之外,创业板的创新服务也让李云春印象深刻。“创业板制定了更加适应节能环保、医疗器械等10个新兴行业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他表示,这让公司能够通过年报等信息披露,简单高效并且完整地向市场传达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增强了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自研+合作”布局mRNA技术

  疫苗的研发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只能依靠耐心和长期的投入。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沃森生物的累计研发投入达20亿元,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居同行前列。2021年,沃森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1.77%。

  据介绍,目前沃森生物有8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包括9价HPV疫苗、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等。其中,公司在研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是中国首个进入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的mRNA新冠疫苗。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对标全球领先企业,布局生物医药行业前沿技术。”李云春表示,mRNA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其他技术相比,其具有递送效率更高、开发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布局以mRNA疫苗技术、siRNA药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平台,是沃森生物未来中长期的研发战略。

  除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外,沃森生物还通过产品合作、股权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组织、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发带状疱疹mRNA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等产品。“公司通过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在mRNA技术路径上已从产业化角度深度走通,完成了生产线建设,为产业化做好了准备。”李云春说。

  加快全球化步伐

  近两年,新冠疫苗的研发、临床和产业化,加快了我国疫苗产业追赶国外疫苗巨头的步伐。中国疫苗企业纷纷出海开展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和注册工作,并通过成品出口、原液出口和技术许可等方式在数十个国家进行销售,实现了疫苗行业走出去的重大突破。

  沃森生物已经将“全面国际化”列为“十四五”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此前,沃森生物便借新冠病毒mRNA临床试验,推进公司研发国际化布局,同步构建了国际化团队。

  李云春表示,沃森生物的国际化发展规划立足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布局。基于全球疫苗市场发展水平及疫苗监管标准的差异,公司目前产品出口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具体来看,目前沃森生物的产品已出口18个国家,产品注册正在21个国家进行。同时,沃森生物还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本地化生产合作探索。今年上半年,沃森生物向摩洛哥出口13价肺炎结合疫苗达100万剂。

  “未来,公司将全力推进研产销完整产业链及资本经营的全面国际化,让‘沃森产品,全球共享’从梦想照进现实。”李云春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后,在再融资、并购重组及股权激励三大资本工具上实现了诸多创新,对创业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信未来创业板企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药品种涌现,驱动我国医药产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李云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