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副处长李方正:增材制造技术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05 08:23:4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墨璞嘉 林淙

  近几年,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如今,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有何优势?在哪些领域较为普及?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怎样助力产业发展?围绕上述话题,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副处长、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李方正。

  上海证券报: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有何优势?

  李方正:从宏观层面来看:第一,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产业装备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规划提出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部委的支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平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成立了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一些制造业央企也在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并成立增材制造技术中心或分公司。第二,增材制造技术是集自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先进技术,能不断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第三,我国制造业根基好、体量大、门类全,为增材制造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例如太空或船舶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增材制造技术的模拟,帮助增材制造实现装备的迭代、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和推广复制。从产量和规模来看,我国消费级3D打印机(Wohlers Report统计方式:单机售价50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机为消费级,5000美元以上为工业级)领跑世界,竞争力全球最强,市场占有率全球最高,产量和规模全球最大,年出口量接近290万台。

  从技术路线来看,近两年,随着国家政策和应用需求引导,我国部分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弯道超车,部分装备和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我国光固化技术(SLA)处于世界领跑,出口量大且实现国产替代。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工艺(SLS)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实现全球并跑。砂型3D打印实现突破,处于跟随状态。

  上海证券报:目前,增材制造在哪些领域较为普及化?

  李方正: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较为普及,并逐渐向汽车等传统制造领域延伸。

  在航空航天领域,重要型号火箭、飞机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快速试制,较大程度缩短了研发周期,个别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产品结构轻量化,显著提升投送能力。

  在医疗领域,增材制造被广泛应用在齿科,很多齿科金属植入物、牙冠等实现直接打印。

  在汽车领域,增材制造的应用尝试主要在设计端和维护端。汽车设计端使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车辆室内设计、外观设计和零部件试制。在汽车维护端,宝马和奔驰尝试运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燃油汽车的零部件。未来,如果汽车走新能源路线,则会面临传统供应商转产、燃油车零部件产量下降的局面,这时许多燃油车需要零部件维护,就可以使用3D打印机。把所有备件的数字文档存放在3D打印机中,如有需要,提前定制,直接实现生产。

  上海证券报:助力增材制造发展,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有哪些行动?

  李方正:第一,联盟正在建立工业母机的可靠性验证平台,对增材制造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的可靠性做检测认证。第二,联盟和国家增材制造质检中心合作,拟评选出中国增材制造的优质供应商,为行业用户做甄选。第三,联盟在策划集会、展、赛于一体的世界级增材制造大会,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第四,联盟和相关部门合作,针对增材制造的应用场景到不同行业进行推广。第五,联盟成立了不同的工作组,帮助增材制造在不同行业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