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草原牛”迈向世界舞台

2022-11-11 07:39: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子霖 张雪

 

 

  蒙牛集团和林六期总部基地

  从北京环球影城必打卡的“小黄人”雪糕到携手茅台推出的“爆款”茅台冰激凌,再到签约足球巨星梅西和姆巴佩并成为2022年世界杯全球赞助商,不少消费者感叹,蒙牛乳业变洋气了。

  表面的“洋气”绝不是蒙牛乳业的追求,作为诞生在草原上的企业,公司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乳业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接各国市场的“地气”。如今,蒙牛乳业在中国市场之外已经拥有27座生产基地,全球年产能逾1000万吨。在荷兰合作银行公布的“2022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蒙牛乳业晋升为全球乳业企业第七名。

  当然,蒙牛乳业也有20年来始终不变的坚持,那就是一直将“奶以安为要”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质量是最大的正直”则是全体蒙牛人对于消费者的铮铮承诺。作为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企业、中粮集团业务矩阵的重要构成,蒙牛已成为推动我国乳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日前,上海证券报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调研活动走进了蒙牛乳业,对公司总裁卢敏放进行了专访。专访中,他对蒙牛乳业的国际化战略、食品安全、绿色发展、奶源问题以及我国乳制品消费潜力等话题一一作了解答。

  国际化:洋气,更要接地气

  2021年,蒙牛乳业启动了全球品牌升级战略,全新公司愿景“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爱,营养二十亿消费者”对外发布。

  卢敏放表示,蒙牛乳业是中国迈开国际化脚步最早的乳品企业之一,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让公司充分体会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正在崛起的中国乳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营养二十亿消费者’的愿景目标中,核心是中国市场的十四亿消费者。”卢敏放说,目前,蒙牛乳业在印尼、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已经有了非常扎实的产业链布局。

  “蒙牛乳业要构建的双循环是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内循环和放眼于全球的外循环,内循环是全球化的基本盘,外循环是发展的推动力,二者在奶牛、草场、供应链、技术等方面资源是共通互用的。”卢敏放介绍,按照蒙牛乳业的双循环布局,公司将在充分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在国际上不断提升蒙牛品牌影响力。

  截至目前,蒙牛乳业已在国内建立了41座生产基地,在新西兰、印尼、澳大利亚等地建有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工厂总数达68座,年产能合计逾1000万吨。同时,蒙牛乳业积极布局海外高品质奶源,在澳大利亚拥有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食品商贝拉米,在东南亚收购了当地知名冰淇淋品牌艾雪,不断朝“Global for Global”的目标迈进。

  “在国际对标方面,我们对标全球最严标准,启动了‘欧盟对标项目’,这个项目对114项原料指标、38项产品指标进行了升级和补充。”卢敏放说,目前蒙牛乳业旗下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八大品类在国内率先通过了欧盟标准产品认证,是中国乳制品行业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经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认证的企业。

  “我们将稳扎稳打,首先在东南亚市场搭起有质量保证的产业链,建立起蒙牛品牌的信任度,用长远眼光去经营海外市场。”卢敏放表示,蒙牛乳业将坚定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各国伙伴携手共建全球乳业共同体,汇聚全球资源,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乳制品,让中国乳业引领和助力全球乳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创一个新蒙牛,怎么做?

  “从1999年到2020年,蒙牛发展成为一家800亿元市值规模的大型乳业企业,我们希望能够到2025年,将蒙牛的规模再扩大1倍,也就是再创一个新蒙牛。”卢敏放告诉记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蒙牛乳业的整体能力建设和升级转型。

  “从业绩来看,2021年蒙牛乳业的增长超出了公司五年战略的预期。从战略层面来看,公司的国际化布局、数字化升级转型和社会责任等战略和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卢敏放说。数据显示,2021年,蒙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881.415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50.255亿元,同比增长42.6%。

  据介绍,为达成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战略目标,蒙牛乳业除了要实现业绩目标之外,还要实现五个维度上的全面转型提升:消费者至爱、国际化、更具责任感、文化基因强大和数智化。这是卢敏放给五年后蒙牛乳业描绘的画像。

  如何成为消费者至爱?以蒙牛乳业与北京环球影城的合作为例,2017年试运营期间,入驻北京环球影城城市大道的蒙牛冰淇淋&牛奶工坊的单店日销售额超过12万元,打破了哈根达斯在中国的单店最高日销售额纪录。目前,蒙牛冰淇淋&牛奶工坊和蒙牛提供的“小黄人”雪糕已成为北京环球影城必打卡的项目之一。

  卢敏放对于未来增长的底气,来自我国奶制品摄入量的极大潜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13千克,其中城镇居民为17.3千克,相当于每天摄入35克至47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每日300毫升至500毫升的推荐指标。

  近年来,蒙牛乳业也在从“喝奶”向“吃奶”发力,奶酪、黄油、奶油等奶制品已成为公司的发展重心之一,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22年上半年,蒙牛乳业以奶酪业务为主的“其他产品”板块实现了22.5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49%。

  卢敏放表示,未来,在挖掘市场潜力上,一方面将顺应消费趋势,以消费者为核心,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满足市场的新需求新潮流;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捐赠和公益的方式,加大营养普惠力度,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支持。

  一杯好奶的背后

  “每一杯奶的背后,都有上百兆的数据支撑,这些数据覆盖牧场—工厂—市场物流全链条,36个监控节点、105项关键检验指标,实现牛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精确管理和追溯。”谈到食品安全这一关键话题时,卢敏放说。

  乳业是食品领域产业链最长的行业,贯穿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每一杯奶的背后,都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从牧场的一株株牧草到超市货架的一包包鲜奶,经过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又由许多小工序组成。

  卢敏放介绍,为了给消费者一杯放心好奶,蒙牛乳业在饲草料种植、养殖与加工、质量安全、品质提升、产品创新等方面,着力加强自主科研攻关,近5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性专利申请数均位列行业第一。凭借“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蒙牛乳业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强对外合作,蒙牛乳业在北美、欧洲建有跨国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在智能制造、原奶保鲜、益生菌、质控技术等领域实现长足进展。”他补充道。

  在质量保障方面,蒙牛乳业持续完善“从牧草到奶杯”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流程,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覆盖养殖、加工、物流等各个环节,全封闭监控生产、全流程动态检验,确保蒙牛的每一包牛奶质量过硬、品质上乘。“蒙牛乳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能给家人的才给到消费者’,这既是我们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也是源于自身产品质量的信心。”卢敏放表示。

  奶源方面,蒙牛乳业在国内拥有合作牧场1000余家,生鲜乳100%来自规模化、集约化牧场。每年实现170多万头奶牛养殖,600多万亩、1200多万吨优质饲草种植,还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国400多万农牧民增收致富。而且,为了解决饲草长期依赖进口等行业“卡脖子”问题,蒙牛乳业在内蒙古建设了3000亩的实验牧场,成功研发出高品质牧草,其提供的蛋白营养达到了国际水平。

  卢敏放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布局建设10多个种养加奶产业园,推动“百万头奶牛、百万亩草场、百万吨牛奶”奶源建设规划,引领奶业振兴,并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实现国家战略注入更多蒙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