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消费火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第一百货潜心锻造商圈新地标

2023-02-27 08:1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礼文

 

 记者:刘礼文

拍摄:罗茂林

制作:朱翔

制片:薛婧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第一百货

  □从第一家国营百货门店、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安装自动扶梯的百货商场、第一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零售企业、到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年销售额曾连续14年在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中名列第一……第一百货曾创下诸多行业历史纪录。

  □经历近500天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第一百货在11万多平方米的商场内,腾挪出40%至50%的面积,用于引入体验功能和餐饮服务,尝试着丰富顾客的到店需求。

  □在2023年春节期间,第一百货创下了客流同比增长高达20%的好成绩。“大打文化牌,让第一百货擦出了创新多元的火花。”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总经理赵维刚表示。

  初春的周末傍晚,华灯初上,南京东路两旁的古典式商业建筑,被多彩的霓虹灯映衬出一片摩登感。此时,在这条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上,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热闹繁华之景。

  十里南京路,一条步行街。在南京东路与西藏中路交叉路口的东北角,正是中华老字号第一百货商场的所在地。2017年,不甘心只做怀旧百货公司的第一百货,经历了497天的改造后,两栋大楼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作为国有老字号,第一百货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市百一店’。作为市场经济排头兵、先行者,第一百货给上海消费者乃至全国消费者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维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百货将以更多举措,持续增强老字号创新发展活力,使老字号这个我国工商业发展中孕育的“金字招牌”,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新作用。

  瞄准年轻化

  新面貌尽显“上海购物”多元韵味

  走进商场一楼大厅,一股芳香迎面扑来,在“大戏院”主题装饰下,国际大牌商品招牌闪动着自信的光彩,各色名品新品琳琅满目。进入商场五楼,一场精彩的脱口秀表演刚刚落幕,二三十名年轻观众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走出表演厅,忙碌了一周的紧张情绪早已在此刻烟消云散。

  整个商厦内,最具特色的是位于七楼的“100里”文化体验空间。镶嵌于地面的两条金线,模拟着老上海的有轨电车轨道;“南北杂货”“洋行”“账房”等店招从名称、字体到画面、纹样,乃至排版方式上,都在尽力还原老上海风情;还有近20家极富上海情怀的老字号与创新品牌,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和上海的商业发展脉络。

  “为了复刻原汁原味的老上海,连这里装饰用的红砖,也是我们特地寻觅来的20世纪30年代制品,恰巧与第一百货老楼(原大新公司大楼)同龄。”赵维刚告诉记者,“100里”文化体验空间不仅是上海首家以海派文化为体验场景的伴手礼商店,更是老上海人寻找“童年回忆”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就在6年前,眼前这个人气爆棚的商业综合体,还处在面临“成长烦恼”的尴尬境地。彼时,随着网络购物、海外代购等模式兴起,中国传统消费改革的大浪涌来,如何顺应新消费的时代洪流?如何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商场?是横亘于每一家老牌商业公司眼前的一道难题。

  从第一家国营百货门店、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安装自动扶梯的百货商场、第一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零售企业、到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年销售额曾连续14年在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中名列第一……曾创下诸多行业历史纪录的第一百货,面对改革浪潮也未曾止步。

  2017年6月,随着《小离别,大心意》的微信文章发布,第一百货以一句“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尝试着敲开年轻消费者的心扉。“当时,我们看到整个市场发生了巨变,购物中心的兴起、线上业务的发展,都对商业零售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赵维刚称,于是,第一百货决定以“年轻化”为主题,以全时段、全渠道、全客群的定位,开启一场自我变革。

  历经近500天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包括六合路、连廊、飞梯、顶棚部分,两栋大楼通过多条跃层飞梯、空中连廊互通连接。据赵维刚介绍,为了使到店客人更加年轻化,公司把以前传统的商业零售赋予了功能叠加,在11万多平方米的商场内,腾挪出40%至50%的面积,用于引入体验功能和餐饮服务,尝试着丰富顾客的到店需求。

  “经过历年改造翻新扩容后,第一百货已从最初仅1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扩容至118000多平方米。开业以后,第一百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保持了南京东路上商业百货的排头兵、先行者地位。”赵维刚称。

  挖掘人文底蕴

  老品牌引领商业潮流风向标

  在2023年春节期间,第一百货创下了客流同比增长高达20%的好成绩。“从2020年到2022年,因疫情影响,整个南京路上的客流量和经营状况都承受了巨大压力。第一百货最新的春节假期销售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道曙光。”赵维刚说。

  “大打文化牌,让第一百货擦出了创新多元的火花。”赵维刚认为,商场人气旺的背后原因:一是整个社会经济逐步恢复;二是公司前期做足了各项活动准备,用潮流元素和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家庭和年轻人群体。

  “根据我们观察,春节假期的客群以上海本地人为主,以及部分新上海人。由此可见,整个市场的旅游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结合以往经验,我们将在今年‘五一’假期前,与大世界、国际饭店等地标性旅游景点合作,开展一站式打卡活动,让游客快速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了解上海老字号的发展,把旅游转化为销售。”赵维刚称。

  在他看来,老字号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字号承载着历史一路走来,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全面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语境下,应引导老字号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消费新场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所形成的文化沉淀是最具价值的。作为老字号,文化底蕴深厚的第一百货恰恰能在促进消费中发挥自带的情怀、情感、温度作用。”

  今年1月6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要求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历史文化深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突出“优中选优”“动态管理”,设计量化的认定指标,把真正的好品牌找出来。

  资料显示,第一百货商店所在地为从前的大新公司原址,1934年在南京路和西藏中路口开工建造。此后,大新公司同新新公司、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合称旧上海十里洋场、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司。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百货发挥了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的历史作用。”赵维刚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百货商店迁入大新公司。从此,第一百货的单位营业面积、营业品种、销售规模一直在全国百货零售行业雄踞榜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店。

  提及这个离家不远的老百货商场时,居住在南京西路润康村的张大妈回忆称:“第一百货被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称为‘我们自己的商店’,曾经第一百货里售卖的各式各样新奇现代的商品不但令上海人心驰神往,也让每一个到上海的游客如同朝圣般地前往选购。第一百货还是全国最早使用自动扶梯的商场,当年外地人到上海,都要到店里尝尝鲜。”

  “经历73个春秋,第一百货是历史沉淀的产物,更是中国商业辉煌时期的参与者与亲历者。其所在的南京东路属市级商圈,是上海连接国际、面向世界的消费展示窗口。”在谈及第一百货的优势时,赵维刚认为,这种历史的沉淀、良好的口碑、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其他商业企业难以复制的。

  赵维刚称,百联股份作为上海商业的“领头羊”,应依托于第一百货的老字号品牌,秉持“从在地文化出发、以长期主义构建”的发展战略,主动求变出新,不断引领商业潮流的风向标,成为中国新国货、新国潮、新国风的聚集地,助力消费火起来、热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