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民营企业借力资本阔步向前

2023-12-12 08:2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林淙

  民营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近日,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下称“支持民营经济25条”),从加大信贷资源投入、畅通债券融资渠道、扩大股权融资规模等关键处入手,以25条具体举措,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进行全方位部署。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以沪市为例,202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来,上交所积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截至2023年11月末,沪市有1373家民营企业,占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的六成,总市值合计近15.47万亿元,占比近28%,较2019年的占比增加超7个百分点。以2023年11月末数据计,2020年以来沪市新增民企606家,对应总市值约5.23万亿元;沪市市值千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9家增至14家、市值百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187家增至362家,勾勒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借助上交所平台茁壮成长的图景。

  经营活力迸发

  对比近三年的发展数据,相较2019年,沪市民企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9%,近三年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达10%。2022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在7122亿元以上,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在体现了较强抗风险、稳增长能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更高的盈利质量。

  尤其今年以来,沪市民企现金流转换步伐继续加快。以沪市主板为例,民企的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均优于其他实体企业。

  与之“呼应”的是,民企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和资本结构的改善。仍然从沪市主板观察,今年沪市民企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相较年初减少0.8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加0.1次,优于市场整体水平。

  从行业来看,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沪市民企广泛分布于30多个行业,尤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居多,对优化沪市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隆基绿能作为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制定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战略,先后多次刷新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组件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再如华友钴业,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镍产品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13%、42%、236.58%。

  创新驱动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25条”提出,在结构上,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从沪市公司的实践来看,近年来,民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强化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的“链条”,让新动能不断积聚、新优势加快塑造,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据统计,2019年至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总投入从1627.12亿元大幅攀升至3202.96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以上。

  随着科技研发的不断深入,各产业转型升级的节奏也在换挡提速。

  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明显。如福耀玻璃紧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市场趋势,大力推动HUD玻璃、天幕玻璃和可调光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宇通客车已在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及智能网联云平台技术、多场景燃料电池系统等方面取得多个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沪市民企前瞻性布局生命健康、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构建先发优势的步伐加快。如华大智造的基因测序仪业务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恒瑞医药十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进行广泛布局,创新药物研发布局不断丰富。

  “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表示,“作为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我们更要在国家的持续关心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本助力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25条”提到,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研究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为此,上交所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2020年以来,沪市新上市民营企业606家,IPO合计融资额超7065亿元,其中有410余家民营企业登陆科创板,打通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的渠道。三年来,沪市民营企业披露再融资402家次,融资金额超9200亿元;69家次披露并购重组,涉及金额合计3115亿元。

  与此同时,上交所持续加大对实体民企尤其是“卡脖子”领域民企的支持力度,增加民企“绿灯案例”。譬如,收购森泰能源,成为九丰能源践行天然气业务“上陆地、到终端、出华南”发展战略的一个突破口。“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震荡攀升,并与陆气价格长时间倒挂,原有单一线条海气资源‘端到端’的经营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作为并购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九丰能源副总经理兼董秘黄博向上海证券记者介绍道,2022年,在LNG业务发展战略牵引下,公司借助上市平台,充分利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等多项对价支付及配套融资工具,完成了对森泰能源的并购,打造“海气+陆气”双气源资源池。

  据了解,本次并购完成后,九丰能源可自主控制70万吨LNG产能,降低了单一气源的波动风险;同时获得森泰能源氦气的自主生产业务,由此切入特种气体业务;公司市场辐射范围也从华南区域快速扩展至西南及西北区域。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沪市民企不断加大投资者回报支持力度,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馈投资者,持续构建投融资良性互动的市场生态。

  2022年度,沪市民企现金分红总额达2028.40亿元,较2019年度大幅增长66%,其中近六成盈利公司分红比例超过30%。如通威股份2022年累计分红金额达128.67亿元,派现比例超过50%;福耀玻璃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252.44亿元,累计分红比例超过57%。

  此外,公司回购节奏也保持高位。2023年以来,约230家沪市民企披露股份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约425亿元。其中,海尔智家、恒瑞医药和翱捷科技回购金额名列前三,分别为30亿元、12亿元和10亿元。

  宝丰能源一位投资者向记者回忆道:“2021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上证指数一度出现了接近10%的回撤,那时公司股价波动也很大。不过公司在当年3月就及时推出了股份回购计划,给市场吃了一剂定心丸。”数据显示,宝丰能源自2019年至2022年累计实现现金分红102.5亿元,其间累计分红率达47%。

  除了以“真金白银”回馈资本市场,沪市民企也在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主动承担、积极献力。截至2022年底,沪市民企直接容纳就业人数465.26万人,较2019年度增加近88万人,职工薪酬总额较2019年增幅超50%。

  以公牛集团为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面向乡镇等下沉市场开展“千县万枪”的渠道拓展工作,目前销售网络已覆盖600余个县域市场,为推动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普及贡献力量。再如永辉超市2022年为社会提供超1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农村户口占比约62.3%,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宝丰能源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荣健宾告诉记者,宝丰能源特别重视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员工一日三餐每餐仅需花1元钱,其余全部由公司补贴;公司开通免费通勤车,提供免费倒班宿舍,并多次向员工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福利住房;每年还给予优秀员工福利旅游待遇。“特别是公司专门为每位员工及家属提供了一份30万元的大病救助帮扶资金。”荣健宾感慨,“这些都让我们工作有劲头、发展有奔头、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