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做细常态化传染病临床监测 从容应对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流行

2024-03-09 08:44: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薇萍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建议,做细常态化传染病临床监测,从容应对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流行。

  张文宏说,伴随着流行病学研究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传染病监测的数据源不断丰富,包括病毒学信息、病例数据、环境数据、行为数据等传播影响因素,传染病发生条件、疫情引发的异常现象等信息监测,舆情、传染病情报等基于互联网的监测。

  “老百姓在流行季看病是最早出现的预警信号,但是目前监测主要还是来自哨点医院的被动上报监测,时间上有滞后,预警关口相对滞后。此外,对于已知病原体检测呈现阴性的时候,对于未知病原体预警时间也会滞后。”张文宏说,除疾控发布相关信息外,还须对全球范围的其他信息加以充分利用,以提升对疫情的早期发现预测能力,做好临床应对。

  对此,张文宏建议:

  第一,关口前移,加快建立基于全国临床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应对未知传染病的关键,在于能否早期发现与早期预警,并启动早期应对。医院网络作为发现和处置新发传染病病例的最前沿,是疾控体系触发疫情警报的前置关口,建立基于医院网络的传染病病原实时监测体系,能够实现多点触发,成为疾控体系触发疫情警报的强有力补充。国家级临床单位牵头,建立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实现医防融合,稳定、持续监测病原及临床表现。

  第二,强化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建立利于高危人群筛查的诊防策略。收集高危人群的检测筛查和治疗大数据,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网的建设中来评估传染病监测和防治服务能力,强化高危人群临床流行病学评估体系。建立基于临床和社区特定人群队列的数据库,开展不同检测筛查规模和频次的诊防效果模型研究,进而在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有效防治。

  第三,关注生物安全,建立基于全国临床机构的标本库。监测“未来疫病”,建立基于全国临床机构的标本库,支持有条件的临床医疗机构定期进行病原体相关筛查,对采集的样本及其衍生资源及时进行信息关联,基于历年和最新监测数据建库实现信息分析与预警,实时分析已知病原体的变异和进化,对突发病原进行快速识别。为应对未来传染病大流行的药物及疫苗研发、及新的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支撑。

  第四,政策导向,多源数据融合,提升传染病传播风险的综合评估和应对能力。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传播分析和预测能力,须建设多源数据融合、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的智能决策体系。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主体共同推动,协同整合多元化数据平台信息,实现我国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防控体系的不断优化,采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保障妥善的物资储备,抢占防控疾病流行的先机,多措并举,提升应对类似大流行传染病的政府决策水平和临床能力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