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苏能股份上市一周年:先立后破,向新出发

2024-03-29 08:2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仲茜 实习生 徐蕾洁

  苏能华美热电公司光伏产业园

  苏能能源保供专列(陕煤、疆煤入苏)

  矿工每天例行检查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金秋时节苏能郭家河煤业公司原煤储存仓外景

  矿工学习使用掘进机

  煤矿井下工作面现场

  在矿产资源日趋枯竭的行业背景下,面对“双碳”目标,有着“百年老店”之称的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矿集团”)如何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本届领导班子面临的重大课题。

  2023年3月29日,经过国企混改十年探索之路,徐矿集团控股子公司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能股份”)登陆沪市主板,“百年老店”圆梦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力量向新出发,聚焦主业、聚力转型。

  上市一年来,苏能股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公司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了江苏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能源保供任务;公司募投项目全速推进,其中内蒙古乌拉盖电厂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6%,该项目作为国内首台、国际首创的百万千瓦级褐煤发电机组,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企业稳健经营,实现了13.78亿元的现金分红。

  “成绩单如此厚重,是因为肩头的担子有分量。”3月22日,在徐矿集团举行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能股份董事长冯兴振表示,“能源保供事关国计民生、发展大局,作为江苏省属实体能源企业,徐矿集团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公司服务能源安全的核心功能,在高质量服务江苏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中勇挑重担。”

  混改上市

  产业与金融双向奔赴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助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资本的加持。2010年以来,传统煤矿行业普遍业绩下滑、转型升级遇到瓶颈,徐矿集团一路探索前行,寻求资本市场机遇。2023年3月29日,苏能股份“圆梦”资本市场,这背后凝聚了四万徐矿人同心聚力、探索创新、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苏能股份长期深耕能源资源领域,是行业少有的“百年品牌”,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82年,左宗棠成立徐州利国矿务总局。百余年来,徐矿集团一直承担着淮海地区能源保供的重任,顶峰时期集团员工达到10万人。

  2014年12月,为集中核心优质板块资产,转型升级发展,徐矿集团经江苏省国资委批准,发起设立苏能股份,注册资本为68.9亿元,公司下属36家子公司和分公司,业务涵盖煤炭开采、电力、新能源等领域,成为江苏省属大型实体性能源生产企业。

  2018年底,苏能股份被选为江苏省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公司明确了“混改+上市”的工作推进路径;2020年底,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了7家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国企混改过程中涉及利益分配、资产重组、股权确权等方面问题,矛盾多、阻力大,但徐矿人迈向资本市场的步伐从未停歇。

  2023年3月29日,苏能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股票6.89亿股,发行价为每股6.18元,首次发行股份成功募集资金40亿元。目前公司市值达到355亿元。2023年12月份,苏能股份入选“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跻身上市煤企8强,登上“2023年度中国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居第391位。更令投资者振奋的是,上市后,苏能股份致力于稳健经营,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实施了一季度权益分派,向股东派发了13.78亿元现金分红,让全体股东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聚焦主业

  构建“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

  上市后,苏能股份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大局,聚焦主业,加快构建以煤基产业为核心、以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新能源发展为增长极的“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先后布局了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新疆煤电化、江苏清洁能源等六大能源基地,构筑起服务江苏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四梁八柱”。

  2023年10月,徐矿集团在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一核两极、千亿徐矿,世界一流、业兴家旺”的奋斗目标,并全面开启了“业兴家旺新徐矿”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数据显示,2023年,苏能股份煤炭产量、发电量、煤炭贸易量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外煤入苏量突破2500万吨,较2022年增长23%。目前,公司火力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已达2700兆瓦(MW)。

  根据募资计划,苏能股份将本次募集资金(共计40亿元)中的30亿元投入到“江苏能源乌拉盖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此举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及能源产业长期发展趋势,也将通过大幅提升火电业务产能,夯实了公司现有的资源领先优势,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投建的国内首台百万千瓦级褐煤发电机组——苏能内蒙古乌拉盖2×100万千瓦机组进展顺利,完成总工程量的56%;苏能白音华2×66万千瓦机组项目地下管网工程完成50%;徐矿集团首台百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建成并投入运营。

  向新出发

  重点打造技术研发核心点

  稳大局、破困局,徐矿集团凝聚四万员工的力量,在新的发展道路上,更要开新局。上市后的苏能股份向新出发,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公司重点投资新设备、新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今的煤矿开采已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可以说‘是矿不像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工作人员介绍,在全国首批、新疆首家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苏能天山矿业公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矿工队伍。近年来,天山矿业公司上马新型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给煤炭开采装上“智慧大脑”,实现了遥控采煤,安全高效。

  与此同时,苏能股份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低氮燃烧、供热改造、深度调峰、劣质煤及污泥掺烧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煤矿软岩支护、冲击地压防治、矿井热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技术研究方面,多项核心技术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徐矿集团更是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据统计,2023年徐矿集团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先后建成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2个。其中1项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6项技术获评“中国好技术”。此外,徐矿集团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及管理创新成果31项、发明专利43项、博士后基金10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比2022年增长2.5倍,创历史最好水平。

  绿色转型

  高质量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面对能源企业绿色化发展的挑战,苏能股份自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和智能化矿井建设,为煤矿的绿色开采和优质产能释放提供强劲动能。

  截至2023年底,苏能股份已建成3座智能化示范煤矿、1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以及1座国家级绿色矿山。2023年,张双楼煤矿的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选煤电力单耗分别为4.73千克标准煤/吨和6.25千瓦时/吨,均低于国家限额标准11.8千克标准煤/吨和8.5千瓦时/吨,其“数字化赋能煤炭开采低碳绿色发展”项目被评为2023年江苏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之一。

  “中和”不是“零和”,“控煤”不是“去煤”。作为江苏能源保供企业,徐矿集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拓展风光储电领域,从产电到输电,从煤炭采购到光伏基地建设的同时,始终将能源保供作为重要任务。苏能股份高度重视提升电力业务开展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和“三改”联动,统筹结合节能降耗、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实现煤电机组高效运行,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例如,射阳港百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项目采用了先进的二次再热技术,供电煤耗仅为264克/千瓦时。公司全力打造服务能源资源安全的苏能“新标杆”,明确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方向,高效推进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新疆煤电化等建设。

  同时,苏能股份秉持高效、节约的取水用水原则,对下属单位的水资源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考核,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徐矿电厂实施的煤场冲洗水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煤场冲洗水实现全部回收,每年可节约用水32万吨;阿克苏热电积极探索化学结晶造粒技术在火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这一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城市中水的消纳能力,成功入选“2023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体现了企业在多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企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