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建立预警机制 构建更有韧性的锂电产业链

2024-03-04 08:02:3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柴刘斌 记者 严晓菲

  全国人大代表、华友钴业董事长 陈雪华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国和消费市场,在产业链上游镍、钴、锂等能源金属领域,依然存在着对外依存度高、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这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从‘实现领先’到‘保持领先’的跃升。”今年全国两会,锂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所提建议的关键词。

  身处新能源锂电行业,感受产业发展脉搏,供应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是陈雪华关注的焦点。“从根本上讲,产能过剩要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化解,但也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需要创新思路、开辟新路来化解。”陈雪华说。

  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

  过去几年里,我国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但是,由于过热的投资和同质化的重复建设,迅猛扩张的锂电材料行业在2023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有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将达到575万吨,而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约为267万吨。

  “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一些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困难,出现了产线停产、产品降价、装置闲置、公司裁员等情况。”陈雪华认为,解决锂电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指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力。

  陈雪华建议,政府层面需要加强政策指引。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资源、产能与需求相匹配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理性发展,防止产能严重过剩,保障行业健康发展,降低和减少市场失灵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害。

  陈雪华同时建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锂电材料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尤其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在项目审批、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锂电材料国际产能合作中实现“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的转变。

  鼓励废旧锂电池资源进口

  “在欧美等区域相继发布电池法案后,我国从其获取废旧电池及再生材料的难度加大。”陈雪华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出口国,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持续回流,将会使我国能源金属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进而给我国锂电产业链的安全发展、持续领先带来重大挑战。

  如何在材料端确保我国锂电产业链的安全发展?从进口的角度,陈雪华认为,应该关注海外废旧锂电池资源,尤其是“以海外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制成的氢氧化物中间品”的进口问题,通过调整相关进口政策、构建全球回收网络等方式加以改善。

  “当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专项政策鼓励使用循环资源、再生材料,在我国,以‘废旧电池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氢氧化物中间品,不仅没有享受到‘以矿石为原料’制成同类产品的待遇,反而还面临更高的关税税率。”陈雪华说。

  陈雪华建议,相关部门可结合国内循环再生行业的技术水平、国家能源金属的稀缺性,调整“以海外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制成的氢氧化物中间品”的进口政策,通过调整税率及进口国范围,鼓励这类产品的进口,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陈雪华还建议,鼓励国内有条件的锂电循环企业出海构建全球废旧电池拆解材料回收网络,持续获取海外废旧锂电池初级材料资源,通过循环再造的方式将这类资源导入国内锂电产业链、再出口高附加值材料产品,提升产业链中再生原料的占比,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